浓厚的商业氛围俨然把古镇打造成了卖场。
过惯了城市生活,趁着过年假期,约上好友自驾前往西塘——一个百度口碑较乌镇、周庄更为原生态的古镇。
也许是过年,和我们想到一起的城里人特别多,上海、江苏、浙江的车子已经排到了景区门外。一些身穿保安服、操着嘉善口音的男子指挥着过往的外地车辆:“来来来,10块钱一个车,到大门口买票。门票100块。”
门口售票处门庭若市,由于事先在网上做好了攻略,我们以每张80元的价格,预定了4张门票,在购票时被告知记者凭证件可以享受免票,强大的职业荣誉感陡然上升,第一次享受到除了采访以外的特殊“优待”。
但是愉悦的心情马上被进门之后的人流搅得消失殆尽,感觉又回到了城市高峰时段的街头,只能随着人流往前,根本不容你选择游览的线路。一眼望去,河边、湖面、桥头,就是宋丹丹的那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没办法,只能找个小店先把午饭解决掉。因为我们到得比较晚,吃饭高峰已经过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服务员,边收拾旁边的桌子,边不时指着窗外河里的游船,嘴里念念叨叨:“这些游客哦,真是傻,西塘有什么好玩的?”
听她这么一说,我们觉得挺奇怪,很少有当地人会当着游客的面说这种话,便攀谈了起来。了解到她平时在酒厂上班,这样的旺季就到饭店里来打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按说是享受到了古镇开发的好处。
但显然对于更大的得益者,她有很多的不满和不平衡,抱怨西塘开发后水变脏了,物价上涨了,打破了原来闲适的小日子,每家每户不是自己开饭店就是租房子出去建旅馆。
后来又来了一桌吃饭的,于是她又在他们旁边絮叨开了。这算是小老百姓表达不满的一种无奈之举吧?
走出饭馆,五米一处炸龙蹄,十米一个芡实糕,到处都是假古董,满街都是粉蒸肉。这种旅游环境根本看不见半点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
“我们晚上在景区的旅社住宿,早上出来买点东西,再回去又要收门票100元,太不合理了。”一位江苏游客则在出镇口愤愤不平。
浓厚的商业氛围严重影响到了西塘的秀美风韵,古镇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这样过度商业开发就好像被逼着乔装打扮出去赚钱。
古镇旅游商业化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打破江南小镇原有的宁静风貌,到处都是一些恶俗的商铺吆喝声,成了一个大卖场,最终损害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的利益。
说到旅游资源的保护,我觉得杭州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经济,它的发展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我们并不反对商业开发,而是反对“无序、盲目、野蛮”的开发。
走出西塘,我很庆幸我们杭州旅游管理者的眼光和魄力。我想对西塘的开发者说,这样一个极具文化历史内涵的地方能够保留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如何科学地挖掘古镇的旅游资源,管理者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