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式教学普遍 新课改后何以形成“因材施教”
杭州网记者了解到,2009年国家教育部进行了新课程高考改革,对应的课程也进行了调整。文科和理科班还是保持原来的排班制度,只是在课程上作了增加。
杭州网记者联系上了一位省内某高中参加第一年新课改高考的毕业班林斌老师,他告诉杭州网记者,2009年实行新课改革后,不少学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因为个性化高考后,试卷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这边的话就设立了重点班、普通本科班和中专班,但是如何划分完全是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进行。”
林斌告诉杭州网记者,新课改革后,学校在原先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再划分出了重点班、普通本科班和中专班,“重点班是那些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另外就是分一类二类班,主要是确定能考上本科的那部分学生,还有就是二类三类班,这个班级主要是那些成绩居中,肯定能考上专科线,但是不能保证考上本科的学生,最后就是专科班。”
林斌说,由于去年是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很难接受分班教学,又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所以去年刚施行的时候,中专班只有不到10个学生。
然而对于这样的分班是不是会涉及到教育不公的问题时,林斌表示,自己也很难下判断,至今为止,仍然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不能接受这样的排班制度。
“我们也觉得这样分开,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比以往要大,但是新课改出来后,根据高考的要求,只能做这样的调整。”淋病说。
记者了解到,新课程高考改革曾经一度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在多个场合,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一再强调,确保高考公平是核心,是底线,是推进新课改高考的着眼点。
然而当我们面对看似不公的分类教育,学生想最后努力一把的决心一次次被打击后,我们似乎很难看到新课改带来的显著成效。
教育对每个学生都公平,也没有谁能用规章制度来剥夺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杭州网记者了解到,分类教育在省内各地陆续出现,那么这些学校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分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是否会造成影响,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应对新课改后的转变和进程呢?
对于新课改后出现的这一奇怪现象,杭州网记者还将邀请相关专家详谈这背后的利弊,敬请关注。
后续报道:深度调查浙江常山紫港中学等级分班(二):学校答应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