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祥地,但是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和兄弟城区后来居上的情况下,拱墅区既没有英皇影视文化村这样的大手笔、大项目、大平台,也没像麦家、赖声川等名人效应,如何把先发之势转化为先进之势,拱墅政协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区政协四届一次全会上,文化创意发展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18件提案聚焦文化发展,8件重点提案中2件“咬”住文化不放,其中《关于加快拱墅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重点提案由区长亲自领办、主席督办。
文创产业发展应做大做强品牌,严防一哄而上;创意园区开了一个又一个,可内容呢?日前,拱墅区政协组织30余名委员先后来到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浙窑陶艺公园、华源555、元谷创意园等地视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文化产业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各地千方百计想抢得一杯羹,但文化产业不能赶时髦,要清醒理性看待文创产业发展,唯有摆脱盲目,走上理性道路,文化产业才可真正做大做强。’金梅委员说:“大家一提文化产业就显得很时髦,同时又能享受到经济上的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文创园区里产业领域鱼目混珠,从一开始就使文化产业发展步入紊乱、表面化的窘境。”
“搞文创园区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之间的产业属性、专业属性、文化属性都不尽相同,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政协委员夏晴说。“拱墅文创园呈现出小、多、散的现状,人气不旺、有些产品无创意也不能视而不见,政府要科学规划,严把企业引进关,杜绝‘二道贩子’,合理定位园区功能,把握资源实现最大化和市场需求两大要素。”
“我们要把握好先发和先进、同质和品质、盆景和园林、热闹和热能的四种关系,营造有利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在自留地里种庄稼,收获一点是一点,在集聚集约、扶优扶强上下功夫,融合创意和科技两大元素,通过创意、创造,把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力求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区政协副主席赵红在视察中有感而发。
文化是根,创意是魂。调研组发现,很多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模一样者居多,缺少新意和创意。“创意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应努力在原创方面进行突破,应当注重特色,避免同质竞争,强化文化产业品牌向有形产品的战略延伸,强化自主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而提升文化产业的话语权。”
集体智慧碰撞出炽热的火花。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一条条具体的意见建议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推进浮出水面。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理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管理体制,从产业政策、项目用地、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实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减少审批环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引导、吸收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使民间力量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释放能量;要把文化创意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聚在文创园,打造产业链条,突出其中心辐射、龙头带动作用;要加快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文化创意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积极组织同行交流活动,推广、学习先进经验;要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兼顾一般、推动全局的原则,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把文化精品生产作为带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鼓励和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创业,营造良好创意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