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歌 挖掘保护
近日,大同第一小学的《十二生肖歌》、《敬酒歌》等畲族民歌联唱节目获得了第三届建德市农村文艺汇演暨非遗项目展示活动中荣获最佳传承、保护、表演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届时,该校经过对畲族文化近一年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经专家评定,终于成为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地处浙西地区的大同镇,有着畲族家庭近百户,每年都有100多位子女就读大同一小,该校也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学校。据悉,在大同镇境内,有“雷、钟、蓝、顾”畲族少数民族姓氏近百户,至今已传唱民歌一百多年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文化不断传播,该镇畲族村民会传唱民歌的越来越少,会唱的也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获知民歌的起源的人更是所剩不多。为此,这一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也将濒临失传。
自2008年起,该镇文化站就着手对畲族民歌进行非遗项目的调查之后,觉得大同一小对传承畲族民歌十分重要,有着很好的传承条件,预将建立非遗畲族民歌传承基地。该校相关负责人当场表示,作为一所民族学校,对畲族民歌项目的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是关注社会文化的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传承与发扬。自去年底,该校就在全校3—6年级学生当中选拔了一批爱好音乐的学生参与民歌的演唱外,还聘请了一位热衷畲族民歌的退休老师,每周三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课,将民歌的念唱、平声唱与高声唱等多种唱腔方法与技巧,一一传承给习练者,使他们尽快地掌握其中的韵律。“学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挖掘与整理畲族民歌,并在学生中传唱,如今已在校园内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民歌传唱氛围,这对以后提升畲族民歌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镇文化站站长潘雄彪坦诚地说。
据该校副校长程远告诉笔者:“由于畲族民歌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记录,尤其是对不会讲畲语、唱畲歌的初学者来说,起初在传唱民歌的发音时遇到很大的困难。不过,通过热心传承人与专业文化人士的耐心指教,使一些学生很快地吸取了先进的文化营养,对畲族民歌准确的发声与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该校的畲族民歌被建德市列为首批非遗传承基地后,该校相关负责人自信地告诉笔者:“能对畲族民歌进行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是一所民族小学的义务与责任,也是历史赋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于是,学校将利用师资力量、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等载体,不断地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普及推广,同时还将建立畲族文化陈列室,让城乡孩子参与实践,了解畲村、了解畲家少年、了解畲农生活,树立畲家少年好品质的意识,让少年儿童参与体验和创新实践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保贵财富,致使畲族民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