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杭州《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在富阳成立。研究会会长王益庸说,这两个研究会经杭州市社科联和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成立,挂靠杭州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至此,杭州地区四大名著研究会已全部成立。他说,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与富阳很有缘份。
曹雪芹像
曹雪芹与董邦达是好朋友
王益庸在其所著《富阳历代名人》中提到,董邦达(1696—1769)家住富阳城里东门鹳山脚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67岁的董邦达被擢升为工部尚书。1758年腊月二十四日,董邦达与曹雪芹初次相聚。
这次,董邦达观赏到了曹雪芹扎糊的各色风筝,品尝到曹雪芹亲自烹调的鲜美异常的鱼烩,同他谈诗论画。董邦达惊叹于曹雪芹对书画的独到见解、对天气判断的准确、渊博的学识和技艺、生活困顿而仍然著作不已的勇气。
王益庸说,当董邦达得知曹雪芹为帮助他人渡难关而写作《南鹞北鸢考工志》时,还特地为该书写序言。为使曹雪芹摆脱生活上的困境,董邦达多次邀请曹雪芹去皇家画院任职,因曹雪芹的拒绝而只好作罢。曹雪芹靠卖字画为生,度日艰难,而每当有余钱就“常济孤寡”,卖字画为生却又“非其人,虽重酬不与”。
“董邦达对曹雪芹这种不为权贵折腰,狂放不羁的品格是肃然起敬、推崇备至的。他与曹雪芹这段真诚的交往,也一时传为佳话。”王益庸说。
《红楼梦》不少诗词出自罗隐诗
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理事徐光达在其所著的《富阳风光好》一书中,有篇文章专门提到《红楼梦》里的罗隐诗。罗隐(833—909),富阳人。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讲的是贾宝玉生日之夜,怡红院夜宴行花名酒令,薛宝钗第一个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还有“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等字样。
徐光达说,这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唐诗,就出自罗隐《牡丹花》七律诗。原诗为: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罗隐的这首咏物诗,原是讲牡丹花动人的风韵,显赫的地位,和它不幸的结局。
《红楼梦》第一百零一回“大观园月夜感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兆”,引用的是罗隐的另一首咏物诗《蜂》。这一回写王熙凤月夜大观园遇鬼,吓得魄散魂飞,后到散花寺求签,那是一支“第三十三签上上大吉”。上写着“王熙凤衣锦还乡”及“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一回引罗隐这首借物以寓理的寓言诗入签,形象而深刻地预示了耍奸弄权的王熙凤这位威赫赫贾府二奶奶,即使“风光”一时,最终还是落得个身败名裂、家财散尽、短命而亡的结局。
徐光达说:“《红楼梦》作者熟悉罗隐,熟悉罗隐的诗作,和罗隐的思想观点产生共鸣,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通之处。书中巧妙而自然地引用罗隐的诗句来塑造薛宝钗、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物形象,隐寓她们未来的命运,鲜明而准确,是极为成功的。”
曹雪芹可能与东图曹氏同为曹操后裔
日前,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健文,赴江西省进贤县参加“红楼梦与曹雪芹家族”学术研究会,他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曹雪芹是魏武后裔吗?》,通过自己的考证,他提出这一观点与国内红学专家切磋,这一观点来源于一次对富阳东图上村的曹氏与魏武帝曹操关系的考察。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品,其作者曹雪芹当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家。长期以来,红学家不仅对作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而且对曹雪芹也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曹雪芹祖藉问题,一直是红学家热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朱健文说,关于曹雪芹祖籍的研究,约肇端于胡适博士。可是,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红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曹雪芹上世的藉贯,现在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的祖藉是河北丰润,于明永乐年间迁至辽东铁岭,后来跟随清兵入关;另一种认为他的祖藉是辽阳,后迁沈阳,他的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金攻下辽阳时归附,以后随清兵入关。”这是中国红楼梦研究所在出版《红楼梦》所写的前言中对曹雪芹祖藉的概述。曹雪芹祖籍至今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掌握的史料太少。
2006年4月,为考察富阳东图上村的曹氏与魏武帝曹操的关系,朱健文、曹觉民等人对安徽歙县雄村进行了一次零距离考察。在曹大伟老先生家,见到了他亲自用小楷恭恭敬敬抄录的《雄村曹氏家谱》。朱健文等人发现其中的谱系,对梳理“曹氏家族迁徙路径”有一定帮助。于是,征得曹老先生同意,对相关内容拍了照。后来,朱健文又查找了《绩溪旺川曹氏宗谱》等资料,经过比对梳理,认为曹雪芹有可能是魏武帝曹操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