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聚焦杭州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网红”东梓关村里专家学者谈规划
发布时间:2018-10-20 10:15:05 Sat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杭州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上接桐庐、建德,下承富阳、钱塘。历史上,东梓关因一条大江与一个码头,而渐次繁华,延续到近现代。

2017年,东梓关村因改造而突然爆红,作为杭州美丽乡村代表,10月19日,新一轮城市总规系列论坛·乡村振兴专场在东梓关村举行,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与市民代表,探讨未来乡村振兴的规划之路。

网红“东梓关”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梓关村,如何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让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埠名镇重焕光彩?

从2013年开始,东梓关村所属的场口镇就委托相关部门对东梓关展开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规划,将古村落保护与村民建房、村庄发展与东梓关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2014年初,杭州市规划局统一组织设计全市的杭派民居系列方案。之后,场口镇集体统一征地,在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引用杭派民居设计方案进行统筹建设。

2015年4月15日,东梓关的“杭派民居”正式开工,统一规划和先进设计理念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村里长塘周边39幢房屋完成立面改造,生活污水全部纳管,小巷铺上了青石板。

2016年下半年,东梓关长塘周边39幢古建筑整治改造以及46幢“杭派民居”相继完工,被评为2016杭州·浙西“十佳”旅游风情乡村(镇)。

2017年东梓关在网上突然蹿红,成了“网红民居”,今年更是国庆首日就迎来了10万+的游客,切切实实成为了一幅现实中的“富春山居图”。

然而,东梓关村的振兴,只是杭州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开始。

于建嵘: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在论坛中,作为国内研究乡村问题的权威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教授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留住原住的村民,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江西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我前不久到哪里住了几天,我去调查那个地方,我最后的评价很不好,因为他所有都是打工的人,到了时间下班关门了。”于建嵘说道。

在他看来,乡村振兴并不是花大力气建一堆新房子,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游玩,最后,村民都没了,只剩下一些打工者,一堆的游客,这样的乡村振兴是缺乏文化内核,是失败的一种规划建设。

他认为,乡村振兴除了要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相应的产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以村民为主体进行详尽规划。“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人?这一点很重要。”于建嵘说。

在论坛中,他赞扬杭州市规划局的做法,将市民请到乡村规划的现场,实地感受和讨论中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

“使他们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于建嵘表示,乡村振兴就应该在规划上尊重村民的意愿,以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为主,保护我们的乡村文化,让“人”成为振兴的核心。

郭红东:用数字经济打造美好乡村

在数字经济上,杭州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高歌猛进,也正因为数字经济,杭州脱胎换骨。那么,乡村振兴加载数字经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浙江大学教授郭红东提到数字经济,想到的是产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动,带领更多人走向真正的富裕。

“什么叫乡村振兴,一个是现代化的农业这个很重要;一个是现代化的农民,有一批现代化的人在我们农村。”在郭红东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必然包含了一个信息化的过程。

在郭红东看来,作为数字第一城的杭州,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乡村的振兴应该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划。“我自己想提出一个概念是打造数字乡村,这个概念我们浙江省杭州市最有条件打造数字乡村。”郭红东说。

“在数字乡村带动下,产业也将兴旺发达。”郭红东表示,老生常谈,市场赋能,通过电商可以把东西卖得很远,通过微信可以把朋友圈晒得很远,另外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这里面可操作性实在太高了。”

此外还有更多学者和市民在探讨中提出了自身不同的观点。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在中央政策上,今年4月,杭州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杭州乡村振兴“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3;到2035年,乡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安康;到205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了时代新的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人为本,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依旧任重道远。

作者:见习记者 方建飞 图/文 通讯员 王静雯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