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戚永祥
杭州网讯 垃圾分类,能不能和当下最热的“互联网+”联系到一起?今年杭州“两会”,市人大代表戚永祥就提出一份“脑洞”大开的建议,利用现在“互联网+”新模式,来解决垃圾围城这个城市通病。
戚永祥代表来自江干区九堡街道八堡社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每天总免不了和居民投放的生活垃圾打交道,“垃圾分类这个工作,我们开展起来并不是很好。”他告诉记者,社区在垃圾分类上花的心思多,但成效并不明显,而且杭州市现在每日产生垃圾超过1000万吨,主要靠天子岭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措施来消化处理,“垃圾围城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目前全国有很多城市在探索处理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也确实有部分城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戚永祥留意到,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正在实行的垃圾分类“尧化模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尧化模式”主要是由企业采用互联网垃圾分类系统,自行通过招募居民会员,引导居民以正确的垃圾分类积分、可回收物交投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品实现“垃圾换物”。
“这个办法可以利用”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思路,把我们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相结合起来。”戚永祥说,好处还不仅仅是调动居民的自觉性,他举例说到,利用互联网+的模式,还可以建立了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数据系统,每天收多少垃圾都会分门别类上传系统,形成一组大数据,与杭州市城管局共享,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另外,戚永祥也提议,现在杭州居民的垃圾袋多由政府发放,“接下来,也可以在一些社区试点,政府不向居民发放垃圾袋,要求居民利用自家垃圾容器到收集点交投,政府不用再斥巨资购买大量垃圾袋,同时也减少厨房垃圾袋造成的二次污染。”
人大代表许雪娟则建议,可以从颜色分类,强化标识,物业收集,适当奖励四个方面入手,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比如“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以规定每星期某个时间段进行回收,居民可以获得不同形式的适当奖励。”
而对于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开挖后的余泥土石方和废弃混凝土、砖瓦、木材、管材等建筑垃圾,许雪娟表示,这些垃圾产生的扬尘也污染大气,除建筑弃土通过回填进行处理外,大部分建筑弃料均是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的现状,推动实施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加快出台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