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截至9月13日,浙江省2015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3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4例,本地病例6例,本地确诊病例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中秋、国庆即将到来,省疾控专家专家提醒,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市民出行时需留意当地登革热疫情情况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我省对外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频繁,存在登革热输入传播风险。
此外,我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沛,空气湿润,气候条件适合蚊虫滋生,尤以白蚊伊蚊为主。白纹伊蚊呈黑色,有银白色的斑纹,是一种典型的容器型蚊种,喜欢滋生于室内外多种人工或天然的积水容器内,该蚊主要在白天活动,一天内多见于日出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晨昏两个高峰。
9-10月恰逢节假日较多,可能增加出境游如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地区为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因此,对于我省输入性病例压力仍然较大。根据既往蚊媒监测数据,9-10月月份蚊媒密度仍然较高,存在较高的本地疫情发生风险。
先来认清白纹伊蚊的特征:
白纹伊蚊是中小型黑色蚊种,特点是有银白色斑纹
登革热典型临床症状有:
一、发热:起病急骤,是登革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24小时体温可达40度以上,一般持续5-7天。
二、疼痛:绝大多数患者有严重头痛、肌痛、骨关节痛、背痛、腹痛及眼后痛等典型症状。
三、充血: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其中颜面潮红和结膜充血为登革热早期体征之一,常随着充血性皮疹的同时出现,热退后逐渐消退。
四、皮疹: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省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居民外出时,尤其是傍晚蚊子活动频繁的时段,要尽量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没有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可以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涂一些蚊虫驱避的药物。如被蚊子叮咬后有发热、头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