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2015年杭州市落实“杭法十条”、全面深化法治杭州建设的开局之年。
4月17日下午,杭州市召开“法治县(市、区)创建”评审会议,13个区、县(市)在会上汇报了2014年度法治创建工作情况。
比如,江干区连续四年开展“周三访谈夜”活动。每到周三晚上,全区的党员干部们就会走进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听民情,解民忧。2014年,“周三访谈夜”活动累计访谈群众2080人次,收集问题建议821个,答复率达95.7%。
结合中心城区社会矛盾特点,下城区则整合三级调委会及“和事佬”协会等资源,大力培育“鲍大妈聊天室”、“老李调解室”等民间名人调解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
上城区则在“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手持移动终端—平安通”系统,将平台延伸至手机终端,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反映民情。
拱墅区依托京杭大运河,加快“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在桥西直街的“老开心茶馆”设立运河法治文艺创作表演中心,将法治文化与杭州消热昏、评话等民间非物质文化曲艺创作相融合,开展原创法治文艺汇演,提升普法效果。
会议指出,下一步,杭州要切实抓住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通过创建活动这个载体,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着力在实际工作上再见新成效。要总结一批经验,做好深化拓展工作;要推广一批典型,切实增强操作性和借鉴性;要固化一批制度,力争有更多的制度化创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