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天蓝、水清、山绿、地净”是浙江人的梦想。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吹响了“五水共治”集结号,以治水为突破口的环境治理、产业升级之路势如破竹,浙江的治水之路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治污如何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水质的预警监测如何进一步完善? 2014年9月18日,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主场报告【科学+会客厅】问渠哪得清如许-“两美浙江”系列访谈之水篇,特邀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我省下一步的“治水问题”号脉问诊。
“首先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其次水资源分配不均,呈南多北少状态;再次,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一开场,王浩院士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整体水资源状况。
“这些年浙江的发展,经济资本获得了很多,但是贬损了自然资本,还是一个传统发展的老路,所以现在的“五水共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五水共治”觉得是一次生态文明鲜活的实践。”谈及浙江的“五水共治”工程,王浩院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东方品质之城,杭州该如何生态治水、科学治水?王浩院士也为杭州“治水问题”开出了方子。
就杭州来说,做好“五水共治”工作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高速城市化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王浩院士认为“源头减排”把污染源从生产、生活过程的源头控制住放在第一位。
第二位,把污水传播、入河的过程进行阻断。浙江金属制品、加造纸加纺织这三大产业排污占总体的60%,产值贡献不大,污染贡献很大。“过程阻断”就是要大力的截污、建污水管网,把排污口的整治处理好。
最后,就是“末端治理”。在水域中用生物辅导技术、沉水停水植物、碳纤维、强化微生物各种技术治理河里的水。“如果有机会,我想在浙江省内找一条最脏的河,为‘五水共治’治理污水做示范。” 王浩院士说。
在治污先行的基础上,王浩院士建议要保证老百姓的供水安全。
“供水安全首先要保证水源地的涵养和保护,对杭州来说,不光从钱塘江取水,从苕溪取水,也可以考虑从千岛湖取水,多水源供水很重要。” 王浩院士认为多水源供水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与此同时,王浩院士提出将疏水管网从直性管网变成环形管网;最后,建立水源供给应急抢险预案,多重保障措施做到供水安全。
“五水共治”如何才能真正取得长远实效?
王浩的观点是,杭州建立“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可以按照七个层次逐步地递进,从解决水安全问题到解决水资源问题延伸到解决水环境问题,最后完成水生态、水景观问题。使浙江丰富的水文化焕发青春,用“五水共治” 倒逼产业升级,倒逼经济转型,引领未来社会的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