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园最早的影像资料,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提供)
后人不知道何时加上的几个字:血园陵
(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网讯 杭州南高峰下,有一片面积不小的荒地,杂草疯长,两棵虽已枯死但仍挺立着的蓊蓊郁郁的树,一棵叫龙槐,一棵叫凤柏,成了这里唯一的风景。
不知从何时起,这里多了一根石墩,上面用红漆写上了三个字:血园陵。
从此,在偶尔走到这里的市民游客脑海中,模模糊糊有了对它的记忆。
丁云川,一位热衷追溯、研究杭州历史的老市民,在一次接受杭州网的专访中首次透露:就在今年的6月中旬,他与市园文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写了一份材料,确认该陵墓为“国民革命军21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烈士墓”,并已经拿出了树立纪念碑亭的设计稿和方案。(详见稿件:关心杭州城里的一砖一瓦 专访热心肠老头儿丁云川)
这一报道引来网友们的广泛关注,网友“学成”给杭网议事厅发来建议:修建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碑亭,请修旧如旧。
今天,杭网议事厅记者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了解到,考古发掘专家将于近日进入墓地,对现场进行清理发掘,以期发现更多的历史遗存,从而制定进一步的保护措施。“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纪念碑亭将于今年建设完成。
他们是谁?什么时候葬在这里?
发掘历史遗存,考证是最艰难的环节之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卓军告诉记者,这座墓地的建造时间,何时被毁以及埋葬了哪些人,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
卓军介绍,据很多老杭州回忆,50年代的时候,这座墓地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可以肯定墓地不是在文革时毁掉的,也不会是民国时期破坏的。”卓军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杭州的很多建筑都被毁掉了,南高峰下面的一些也没能幸免,这其中,可能就包括这座北伐战争烈士墓。
为了查找到更确切的资料,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四处奔走、多方辗转,终于在台湾的一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料中查到一条记载,为当时的猜测提供了更为确凿的证据。
此后,又经过与专家、学者的数次讨论、分析,才最终确认这座墓地建造于1927年北伐战争后,抗日战争前。
“只知道他们是为光复浙江而战的北伐军21师的英烈,有上校、团长,都很年轻,这应该是个合葬墓,具体每个人的身份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卓军说。
考古专家近日进场 将阵亡将士的名字镌刻在碑亭之中
花港管理处文物科科长施红燕拿出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这应该是这块墓地最老的影像资料了”, 施红燕说。
虽因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但仔细分辨,还是可以感受到当年这座墓地的肃穆气氛与恢宏气势,层层护坡、台阶、围墙、碑亭,走在今日的残桓断壁中,依然可以对照着在脑海中重现。
卓军告诉记者,关于这座“国民革命军21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烈士墓”的清理与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形成方案,今年就会修复老照片上的那座亭子,待到考古发掘后,在亭中树立“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纪念碑,将确认的阵亡将士的名字镌刻在石碑上,永远地敬仰这些先烈们。
“今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算是我们做出的一种纪念。”卓军说。
建设遗址公园 一砖一瓦都会保留
在原址考古发掘,会破坏那些老东西吗?为了解除杭网议事厅网友的疑虑,卓军一字一句地告诉记者:“考古发掘的目的就是保护,目前的一砖一瓦都会保留。”
“最多增加些绿化和供市民游客行走的游步道,我们要建成的是一座遗址公园,整体的格局肯定不会变。”卓军说。
记者得到消息,等天气稳定,雨水不那么多了,杭州市考古所就会进入血园,考古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