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书院坐落于车水马龙的闹市间(王宁 摄)
书院侧面(王宁 摄)
书院里的课桌(王宁 摄)
曾经国立浙江大学的一份成绩单(王宁 摄)
有人说,大学路上却没有大学。殊不知,浙江大学就发源于这里,其前身“求是书院”,现在的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就位于这里。
求是书院,杭州知府林启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是浙江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求是书院”的名字来源于“求是精神”。
求是书院创建之初,正值清廷腐败、国势日衰,外侮日亟之际,许多有志的青年学子,甘愿舍弃当时科举取士的“利禄必由之途,而入学堂,学西学”。在这期间,师生们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孳孳为学,互以敦晶励行相勉”,“如有以功利之说进者,常笑之”,“不应沾之于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己职责”的求是学风。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十几年的年时间里,随着社会变革,求是书院经历了求是书院——求是大学堂——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浙江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师生们“勤”“诚”之风逐渐形成,形成了求是学院乃至杭州教育的核心。
后几经变迁,浙江高等学校相继演变为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虽然称谓在变,但不变的是师生们所共同形成的“求是”学风,“求是”学风源源流长,延至今日的浙江大学,而且进一步弘扬光大,逐渐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的精神瑰宝、师生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
现在浙江大学的校训正是:求是、创新。可见求是精神对今天的影响。
今天的求是书院,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古朴。进入红色的大门,是一块空地,左边是管理员的办公室,正对着的就是大殿,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
陈列馆里东西也不多,摆放稀疏,但还确凿的有着那个年代的气息。早年的校友录、进口英文打字机、当年学生的成绩单等等,都在诉说着那段红色历史。管理员骆月军说,这里还有一个投影仪,可以播放讲述当年历史的片子。
我们离开的时候,书院也要关门了,骆月军小心翼翼的检查一遍整个书院,把陈列馆的门关好。外面就是大学路,在走出几步就是车水马龙的庆春路。闹市之中,求是书院遗址的存在,就是对教育精神的最好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