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不再是一个新鲜词汇,就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读书月、读书日活动。面对互联网信息爆炸,面对高强度带来的工作,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因子,有许多人在感叹:好想静下心来看看书。
我们也不禁在问,除了一些活动之外,阅读,真的能成为你我的习惯吗?
你会在什么时候选择阅读?是上下班的匆忙的路上,是工作间隙午间的休憩,还是夜晚睡前闻一闻书香?
你又会选择在什么地方阅读?是宽敞舒适的图书馆,是环境惬意的咖啡吧,还是你家社区门口的那一家新华书店?
网络带给了我们很多新鲜的感触,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媒体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我都可以选择阅读。
眼下,国学热正在席卷大江南北,学习和创新已经成为“十二五”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一个属于我们的全民阅读时代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杭网议事厅”推出五月热点热议话题:我们离全民阅读时代还有多远?我们将派出多路记者,前往书店、图书馆、企业、学校、社区等场所,了解市民的阅读情况,展开实地调查研究,为您采集杭州的阅读样本,让您认识我们的阅读现状,共同解读我们的阅读时代。
经典诵读: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照片提供:杭州拱宸桥小学
书香校园午间阅读
为了取阅方便,高中教师高利身后书积成山
说起读书,学校似乎是最为天然的阅读场所。每天在学校里消磨的时光,似乎都在与“书”做着最为亲密的接触。然而在学业的压力日益负重,家长、教师、社会对书籍的评判标准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学校还是一片放逐心灵、自由阅读的净土吗?
拱宸桥小学:师生共读的美妙时光
孩子读什么比怎么读更加重要。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对于学生来说,开卷不一定“有益”,还可能“有毒”、“有害”。如果说经典是一道大餐,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阅读口味。
中国人基本不读书,改变这种阅读面貌,要从亲子阅读开始,尤其从母亲的改变开始。
这些话,出自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王菘舟,他是在杭城中小学中较早力推诵读经典、阅读经典的校长之一。
从2003年起,在拱宸桥小学每天的教学活动中,有几个时间段是必须要抛开课本的:早晨8:00——8:15,中午11:20——11:30,下午3:00——3:15,在这加起来总共的40分钟里,《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华经典从同学们口中朗朗诵出;下午第一节课前的30分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课外阅读时间。拱宸桥小学副校长许珂告诉记者,这些书目是老师、家委会与学生共同推荐的,“是师生共同智慧的体现。”
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学校课外阅读的考级制度,拱小的毕业生,除了能拿到小学六年的成绩单,还有一张七彩阅读卡。许珂告诉记者,七彩阅读卡的七种颜色代表七个等级,要求熟背20首古诗、完成20张摘抄书卡,作答相应等级的考卷,才能成功“登顶”。拿着这张“至高荣誉”,就可以做为学生阅读导读团的成员,负责给同学们讲解、推荐书目。
课外阅读本来是自由自在、放飞心灵的,用“考”的方式是否代表学校的影响力依然还在?
面对记者抛出的这个疑问,王崧舟校长有着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考试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段,题目很简单,“只要看过书,基本都能作答。”王校长认为,现在是个读图时代,孩子们往往被动漫、绘本吸引,但如果缺失了经典的浸润,有可能会制约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希望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经过多年实践,王崧舟发现,越到后来,同学们越离不开阅读,因为“习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在拱小,校领导和老师也享受着共读一本书的乐趣,学校里所有例会中,看书和交流的时间几乎占去了二分之一。王崧舟告诉记者,老师共读的速度很缓慢,但特别深入,基本上每学期一本,“都是我自己先读,然后推荐给大家的。”王崧舟说。
在老师们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他们正在读的书,普通老师是《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领导班子成员是星云大师的《远见:管理技巧》。
关于共读书籍的选择,王崧舟说,主要是教育界主流媒体和出版社朋友的推荐,再就是参加学术交流时听到好的介绍,同时结合老师们的实际需求确定的。
再过一段时间,拱宸桥小学由学校图书馆改建的“国学馆”——明仁书院就要启用了。据王崧舟介绍,书院里除按照中小学图书馆标准配备图书外,还有阅览、观摩和演讲的功能,可能是目前国内最现代化的学校图书馆。
副校长许珂透露,在明仁书院里会出现很多学生和老师自主选择、学校买单的畅销书,到那时,那种学生和老师共读一本书的感觉绝对很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