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睦社区考察垃圾前端收集。
天子岭垃圾掩埋场,清洁直运车辆正在作业。
人大调研团在天子岭考察。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慰问一线环卫工人。
杭州网讯 杭州是“生活品质之城”、“人间天堂”,但如果现在告诉你:8年之后的杭州会变成一座垃圾之城,会不会有些耸人听闻?然而事实却已经提前给出答案,杭州天子岭垃圾掩埋场的使用寿命现在只剩8.2年。
为破解城市垃圾处理这个世界性难题,5月25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率人大调研组,从和睦社区开始,沿着垃圾清洁直运的线路,一路考察到天子岭填埋场,仔细观看了垃圾的前端投放、收集、运输、末端回填处理等多个环节,充分肯定了杭州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工作的同时,也指出了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
“8年以后,当天子岭的库容用光的时候,三天时间就能把杭州变成一个臭城。”
至2011年4月底清洁直运开通线路281条,设置桶车直运点4104个,日均清运量2900吨,最高3100吨,服务市民300万人次以上,主城区生活垃圾桶车直运比例上升至55%。同时完成主城区21座中转站的提升改造工作,大大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主城区已初步实现了收运人员管理一体化、运输车辆管理一体化、中转站管理一体化的城市垃圾集、疏、运一体化新格局。
2010年主城区在垃圾增长10.2%的情况下,未新增一座垃圾中转站,节约了城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大量建设经费。清洁直运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省市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受到市民和社会各届的欢迎。
王国平充分肯定了垃圾清洁直运工作的成绩:实现了主城区垃圾中转站的零增长;因垃圾处置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零发生;实现了五城区垃圾处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的零突破,覆盖面不断扩大,市民参与度不断提高。但同时不能忽视杭州垃圾处理面临的艰巨问题。
王国平说:“杭州目前垃圾产生的总量,6年就能填满一个西湖。而天子岭的使用寿命只剩下8年多一点。”特别是目前情况下,填埋仍占垃圾处理方式的六成。“8年以后,当天子岭的库容用光的时候,三天时间就能把杭州变成一个臭城。”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杭州目前“只能算是一个小学生。”
据市城管办统计,2010年杭州市主城区垃圾增长量达10.2%,根据杭州市垃圾产生量及处置现状,如不改变垃圾处置结构(2010年市区垃圾焚烧和填埋的处理比例分别为41%和59%)天子岭填埋场使用期仅有8.2年。杭州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系统规划管理迫在眉睫。
杭州作为旅游城市 “既要管好‘进口’也要管好‘出口’”
王国平指出,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在“进口”——“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的成绩,但在“出口”——垃圾处理方面,工作仍然很欠缺。作为一个清醒的、有作为的特大型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把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工作,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高度。
为解决中转站的规划难、选址难、建设难的问题,2009年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市垃圾处理工作专题会议,确定了“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直运为主,中转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城市垃圾处理原则,推行垃圾清洁直运,构建垃圾集疏运一体化格局,打造城市垃圾处置的“杭州模式”。
王国平强调,要继续坚定继定目标,积极推进“两定三不”垃圾分类投放(即“定时定点投放”和垃圾“不落地、不外露、不过夜”)。
“其它费用可以免,‘垃圾费’不能免”
王国平在会上指出,通过考察台湾垃圾处置工作,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得到了许多启发。归纳起来就是:政府高度重视、财政舍得投入、经济杠杆撬动、民间广泛参与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化。“特别是‘垃圾费随袋征收’,”王国平说,这是整个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工作的要害。
对于人均GDP1.8万美金的台湾市民来说,小小一笔垃圾费为何会成为垃圾处理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王国平指出,杭州近年来推行各种免费项目,例如“公共自行车”。“最初曾设想,垃圾费也由政府掏钱,不要再去向老百姓伸手。但现在我转变了这个观念。”王国平说,“其它费可以免,垃圾费不可以免。”一户一年50元的垃圾费是有限的,一旦免去,老百姓便不会自觉地做到垃圾减量化,包括乱倒乱丢现象也会随之增加。台湾正是通过垃圾费的杠杆来加强市民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意识,垃圾袋不仅分大小收费,还要分大小收处理费。时刻在民众心中敲响垃圾问题的警钟。王国平指出,接下来政府将着手研究制订相关制度,包括“实施垃圾处置费随袋征收”、“取消可降解垃圾袋的免费供应”等。
“垃圾分类要倒过来做” 前端分类要与后端处置相配套
王国平指出,做好垃圾减量化,垃圾前端分类工作很重要。而目前很多前端垃圾分类没有跟后端处置相配套,尽管前端垃圾分类分得很详细,但没有考虑到后端处置,不仅让前端垃圾分类成为无用功,更无益于垃圾减量工作。
为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市环境集团推出“跟着垃圾去旅游”的环境教育活动。目前预约到天子岭参观环境教育基地的学生和市民已达3000多名,让学生和市民对垃圾处理“集、疏、运、填、复、用”的全过程进行实地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自觉分类意识,推动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