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昨天上午,在周浦街上开服装店何大姐一大早就打开店门,手里拿着张纸端坐在自家门口。看到执法队员鲍剑凌巡查过来,立马迎了上去,“小鲍,这张评分表是不是交给你!”。
“这一个多月来,我可是没少看你们的队员”何姐说,“你们的队员在路上巡查走路、管理摊贩和言行什么的,我都会去留心看,一个月看下来,哪些队员工作好,哪些队员形象好,哪些队员管的效果好,我都给他们打了分”。
执法规不规范,店家来打分。这正是西湖区行政执法局打造“阳光执法”的重要举措。
让店家来监督队员
从今年年初开始,西湖区行政执法局试水“店家监督员”制度。“因为我们的队员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沿街的店家和商家,可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商家店家的眼里。”该局双浦中队汪传红队长告诉记者,“因此队员工作认不认真、执法文不文明、管理到不到位,商家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和评判权”。
于是,在周浦街进行试点,挑选了5名热心城管工作、平时违章行为较少的店家作为首批监督员,对负责该区域城管工作的5名队员进行常态监督,并在月底就执法态度、形象举止、在岗情况、主动工作、交通管理等情况进行打分。
“他们的评分情况将列入队员绩效考核项目,比例占到25%。”汪队长说。
执法队员有了“紧箍咒”
鲍剑凌,双浦中队周浦分队的分队长,具体负责店家监督员的试点工作。
“刚开始在推店家监督员的时候,队员和店家都有所顾虑”小鲍告诉记者,“队员担心管得过严或者过紧,会影响店家的评分,店家担心评分高低会影响队员的管理要求。”
这方面顾虑小鲍也考虑到了,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我要他们放下包袱,队员做到认真管,店家做到客观评”。于是,五名热心城管的店家成为了监督员。
“我在队员打分的时候,可是摸着良心,该给什么分就给什么分”作为五名监督员中的一员,今年38岁的何姐很是负责,“自从当了这个监督员后,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把服装模特放在店外了。”看到旁边的几个店家把东西放出门外,何姐他们也都会及时地提醒纠正。
而执法队员小江也告诉记者,有了店家监督员后,自己更加注重执法语言、工作态度、管理效果了。店家打分制度就像一个紧箍咒,套在执法队员身上,时刻提醒他们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