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小火车进入矿洞
遂昌金矿“唐代金窟”内的浮雕。
遂昌金矿内景
“唐代金窟”内采用“烧爆法”采矿后留下的圆形孔洞。
杭州网讯 很多人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却不一定知道黄金是怎样炼成的。游客们满心欢喜地捡起一块块闪着点点金光的矿石,以为捡到了金子,事实上那些只是“愚人金”——黄铁矿。
位于浙西丽水的遂昌金矿,却是遂昌旅游一座成色实足的“金矿”。这个被称为“江南第一矿”的老矿区,如今已变身国家矿山公园,是我国目前2000多家AAAA级景区中唯一一个以矿山为主题的景区,中国黄金协会将其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黄金之旅”,“金矿游一游,一生钱不愁”也成为游客们乐于接受的说词。
古人凭“烧爆法”曾淘出数十亿财富
遂昌金矿开采历史悠久,金银开采可追溯至唐代上元年间(公元671—675),至宋代设永丰银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为全国最大矿银、金产地。现代的遂昌金矿始建于1976年,集黄金采掘、冶炼、加工于一体,解放后浙江省第一块金砖就产于此。如今年产量可达黄金250公斤、白银2500公斤。
遂昌金矿以“唐代金窟”古矿硐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在幽暗的唐代金窟内,纵横交错的巷道仅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金矿石比花岗岩更为坚硬,即使是现代先进的机械开凿、炸药爆破、机器切割,也非易事。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运用落后的生产力开凿坚硬的山体而深入地下岩层的呢?
记者在唐代金窟内看到,现场遗存着不少呈椭圆形的光滑凹坑,这是当时采用烧爆法开矿的痕迹,叫烧爆坑。所谓烧爆法,运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矿层下架火烘烧,再用冷水浇激,骤热骤冷之下矿石开始崩落。现场遗留的烧爆坑规则平滑,深入岩层深度达40余厘米,表明唐代烧爆法开凿岩石已广泛使用,并已具备成熟的技术。
通过对唐代金窟古矿硐上部古巷道堆积层碳14测年采样,经中国地震局实验室测定,其年代为公元658—892年,专家计算,古人从中采取矿石大约为30多万吨,生产的黄金会达12万两,白银150万两,总价值超过十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