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巨大变化和存在问题
我注意到您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了一个“蛋奶工程”。您说咱们省里现有263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中小学生,每天一定要吃一个鸡蛋、喝一杯奶,这个实际上就是减少了他们家庭的支出,通过公共财政的支出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项也让我这次返乡印象特深,陕西的变化真的很大!
我上初三的小外甥说,他已经吃了三年的蛋奶了,真羡慕他赶上这个好时代。我也听母亲说,村里的小学生也都享受上了“蛋奶工程”。
这次回家,我特意去了当年的母校,破土房已全部变成气派好看的楼房,学生们住上了公寓,六人一屋,上下床,墙壁雪白,学生们不仅可以吃食堂,也可以到外面买自己喜欢的小吃。
记得我上小学时,当时的学费,每学期只有5元左右,但仍有很多学生交不起,那时根本不敢想还能吃上国家给的鸡蛋和牛奶。
我上中学时,所有学生吃的都是“开水泡馍”。每周日下午,家人要给我们烙上三四个像锅盖似的“锅盔馍”,这是我们一周的伙食,一天三顿“开水泡馍”,大多学生连菜都没有,放点辣椒、盐和醋。刚出锅的“锅盔馍”软和,好吃点,春夏秋还好,一到冬天,那“锅盔馍”冻得像石头,没力气根本掰不开,女孩子就非常费力,我记得,有女生从家里带了小铁榔头,我们男生还经常帮女生用榔头给她们敲馍馍。
住,100多学生拥挤在一个教室里打地铺,冬冷夏热,还常遭受蚊蝇和老鼠的骚扰。
那时候,我们最期盼周六了,周六能回家吃上一顿面条啊。
那时做梦也想不到吃鸡蛋喝牛奶。
如今,那周末上学山路上都是背着“锅盔馍”的学生,就像陕西的麦客一样再也看不到了,成了历史。
但我想对您说的是,我听说孩子们不好好喝发给他们的奶,要么随意扔掉,要么用它去小卖店换其他小零食。
我没来得及调查,我只是想对向您说,孩子不喝奶,到底是因为孩子不喜欢喝?还是牛奶出了问题不能喝?假如是孩子不喜欢喝,好解决,可以引导。假如是牛奶的质量问题,那可就不是小问题了。
兴许是我过敏。毕竟,牛奶的问题已经很多了,城里的惨痛例子不少,比如近日的“皮革奶”等等。
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
农村孩子的婚姻隐患问题
记得以前,农村结婚找对象,大家基本都在一个镇子里相互“搅和”,顶多扩大到整个县。现在不同了,很多孩子都出去打工了,有能力的孩子基本都在外面谈恋爱、找对象,变成全国“搅和”了。一些性格内向等等问题的农村孩子找对象就成了问题。
这一次回家,就有两户人家来找我父亲,请求给他们孩子找对象,父亲还真没有给人家帮上忙。
我在思考,很多地方经常出现拐卖女孩给人家当童养媳,是不是与此有关联呢?
目前,我还没能想出好办法,所以只能提请咱们相关部门及早注意这个问题。
信写到最后,发现自己似乎竟写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记得有句话:“百姓事,无小事。”还有句俗话:“细节决定成败。”
我之所以鼓足勇气给您写信,因为我也坚信个死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愿抛砖引玉,另有启法。
祝您身健体健康、万安 ! 也祝家乡繁荣昌盛!
此致
陕西人 杭州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