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一天,浙江工商大学某学院辅导员李军老师的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断。一打听都是关于转专业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其实,离开学还有四五天,就不断有学生、家长打来咨询电话,了解转专业的可能性、该怎么操作。”
“今天是本学期接受转专业申请的第一天,刚一上午就收到了几十份申请,根据2010级学生刚入校提出换专业申请的人数来预计,今年递交申请的不会少于往年。”李老师预测。
一年左右 大学生会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斯,浙江工商大学大一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能如愿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主要是家里亲朋中好几个是在金融系统的,从小受熏陶。”但是分析了自己的成绩单,小斯觉得转专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申请表是肯定要交的,给自己一个机会,真的不行,就读双专业,再修个金融学。”
像小斯一样,关注转专业的,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的,在浙江工商大学并不少见。
刚向学院递交了转专业申请的杨涛说,高考刚刚结束,妈妈就开始游说自己,妈妈自己在某系统工作,子女毕业出来后可以直接继承自己的工作或者他们可以帮忙引荐,但前提必须学的是同一专业。社会的就业形势所迫,加上父母亲的愿望,就如父母的愿选择了专业。但是,大学里丰富的校园生活,让性格外向的小杨各喜欢上了校园新闻人的感觉,所以,这次,她就想申请转入新闻学专业。“不是不喜欢原来的专业,只是感觉新闻学更适合自己。”
浙江工商大学从事多年招生和管理工作的张老师指出,大学生经历了一个学期后不满意自己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思考自己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其次,很多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家长做主帮孩子选了专业;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一样,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人怀着从众心理报志愿,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有长远考虑。
大学生转专业有很多机会
目前国内的不少高校都许诺:如果入学之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可以通过转专业来二次选择专业。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浙江工商大学实行转专业制度由来已久,似乎是建校以来就有的老政策,之后随着不断发展,渐渐趋近完善。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为了满足学生因各种原因要求转换专业的愿望,学校为学生入学后提供了多次转专业的机会:
一类是可在全校范围内任意选择转专业的:两个不同专业的新生自愿互换专业,可在入学报到时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学生可互换专业;各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在校的文艺、体育特长生,符合规定条件者,可在第二学期初或第二学年初转入学生本人申请的专业;经过一学期学习,表现优良且成绩居本专前业20%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初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改选专业;经过一学年学习,表现优良且成绩居本专前业10%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初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改选专业。
二类是在本学院范围内转专业的:表现优良且成绩居本专业前30%的学生,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初,可以在本学院的专业中申请改选专业。
三类是,学生在第二学期初愿从高分专业转到低分专业的,在满足必要的前提条件下,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学生可改换专业。确因专业不适应,造成学习困难或确无能力修读原专业相关课程的一、二年级学生,可在第三、四、五学期初申请降级转入适合本人的低分专业,经学校批准后生效。
学校的特设学院章乃器学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滚动分流和选拔制度,第二学期初,在所在专业成绩排名列前5%的其他学院同级学生,经学校考核后择优选拔进入章乃器学院学习。
为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其它专业的课程,培养知识面宽和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浙江工商大学推行了“双专业、双学位”制度。
“双专业、双学位” 制的修业年限为4—6年(连同第一专业)。学生可在第二学期向所在学院提出修读第二专业的申请,经审批同意后从第三学期开始修读相关课程;也可按规定先行缴费选修第二专业的课程,主修专业毕业前提出修读第二专业的申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双学位双专业模块,例如经济+管理、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理学+经济、理学+管理、经济+法律、法律+管理、文学+经济(管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专家建议:转专业要慎重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峰说,尽管每个学生享有转专业的权利,但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具有普适性的确有待商榷。根据以往的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新专业的基本情况,对该专业近乎完美的设想大多源自“传说”。
事实上,转换专业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即便成功转换,对于不少人来说,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有些人很快就会对新转入的专业失望,甚至可能中途放弃。更容易为人所忽视的问题还在于:不少转到新专业的学生在融入新集体(班级、宿舍或者专业)方面出现难于适应的情况。
徐处长提醒同学们在申请专业转换时需“三思而后行”: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你真正喜欢哪个专业。看上去很美的专业,并不一定是学习、就业问题上也很美。所以,想转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听一听相关的主要课程,与该专业在读学生就学习方式、能力素质要求、发展规划等作全面深入的交流,考察和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情况是否与新专业是否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