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最高的“龙凤通宝”——元末韩林儿起义军铸
大中通宝——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始铸
洪武通宝——明代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始铸
杭州网讯 2010年12月10日中午11时45分许,文一西路双龙村绿城“西溪诚园”一处工地正在作业,挖土机一铲子下去,竟有钱币如雨般散落,再来一铲,一个土坑被挖开了。
坑中密密麻麻竟然藏有一万多枚各时代古钱币——有北宋的“崇宁重宝”,南宋的“端平通宝”和明朝的“洪武通宝”……难道这就是古代的金库?
谁会在这里藏这么多钱?当年这是什么地方?这些钱如今价值几何?一时间,对这座钱币窖藏的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1月6日上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杭州市历史博物馆联合召开“关于文一西路明代钱币窖藏的情况通报会”,将清理、统计的初步结果做了通报。
官员?地主?收藏家?钱庄?普通百姓的可能不大
经测量,这次发现的钱币窖藏为长方形土坑,长约1.5米、宽0.7米、深0.6米,从残留的金属搭襻、编织物推测,钱币原来是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皮箱中,用合股棉线贯穿成一串串的。
“年代久远,棉线已经变成灰色,原来应该是白色的。”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部主任王征宇说。
王征宇介绍,这批古钱币涉及西汉、新莽、唐、五代十国(后周、前蜀、南唐)、北宋、南宋、西夏、金、元和明等朝代,前后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共78大类。
“肯定是在当时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人,可以说是腰缠万贯了。”王征宇说,拥有这个古钱币窖藏的一定是个大户人家,比如官员、地主、喜欢收藏钱币的人,或者干脆就是个钱庄。
此前,据媒体报道,有民间人士猜想这个窖藏与解放前曾在此居住过的余杭县副县长陈小华和另一位大户人家——一位姓黄的老中医有关,又有人说可能是这一带旺族蒋家埋藏下的。
对此王征宇表示,由于出土文物比较单一,能够依据的线索也非常少,“但可以肯定,普通老百姓的可能性不大。”
建国以来出土的最大钱币窖藏 可能始于当时民间收藏意识的觉醒
据了解,这次出土的一万多枚古钱币中,宋代的种类最多,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始铸的“洪武通宝”的数量最大。
专家推测,这么大批的钱币最有可能是在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埋下去的。
为什么会在这一年?浙江省收藏协会钱币委员会主任王玉向记者解释,洪武十六年,大明开始通行纸币,叫“大明通行宝钞”,朱元璋下令国内禁止流通铜币。“按规定一个星期之内,老百姓必须把铜币兑换成纸币,否则查到的话要杀头、坐牢。
由于当时(铜)贵钞(贱),民间多将铜钱存放起来以备后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增值,于是偷偷摸摸把铜币埋到地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了很多年,铜币还是不能通用,于是就一直埋在地下,700多年后的今天,在许多地方才重见天日。收藏行业把这批钱称为“洪武窖藏”。
据了解,在浙江省内,“洪武窖藏”的出土已经不下20次,余杭、海宁、桐乡那一带特别多。1970年,余杭出土过一次几千斤的。
据王玉所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发现的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钱币窖藏。
元末起义军铸造的钱币最珍贵
在出土的古钱币中,属元末韩林儿起义军铸造的一枚“龙凤通宝”最为珍贵。
起义军在与元朝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进行了经济斗争。他们所铸钱币大都铸造精美,铜质优良,钱体厚重,书法水平较高。虽然历经几百年岁月,但这枚钱币看上去依旧线条流畅、字迹清晰。有过二十多年考古经验的老梁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品相如此好的“龙凤通宝”。
中国钱币协会委员钟旭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元末起义军铸造的钱币由于发行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存世少,“就算在搞收藏的人,亲眼见过“龙凤通宝”的人也不多,品相最好的价值在五万元一枚。”
钟旭洲说,现在已经到了钱币收藏的旺季。二十多年前收藏一套“龙凤通宝”最多也就一万块,现在升值空间就不可限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