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建青向杭州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文物保护,执法之外更要全民参与
由于人力有限,加上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点)又比较分散,如何做到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马上发现并处理成为了摆在文物大队面对最大的困难。于是,设立文物保护志愿者的想法渐渐浮出了水面。2009年5月,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发起成立了杭州地区的文物执法志愿者队伍,取名为“文物守望者”。这些志愿者绝大部分是退休的热心市民。
截至2009年底,杭州地区已有8个县(市、区)成立了文物守望者队伍,招募志愿者328名,巡查文物保护单位466人次,112处文物保护单位,在办理的105起文物违法案件中,32起由守望者发现提供。如前不久拱墅区香积寺北侧一处建筑工地内发现的埋于地下的石质建筑构件。事后经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挖掘出土并认定,该出土建筑构件为正八边形,水成岩质,青白色,每边长44厘米,厚28.5厘米,前后两面均雕刻莲瓣纹,莲瓣肥厚、硕大,判断为经幢中间部分,年代为唐宋时期。
“文物保护的工作靠事后执法其实意义真的不太大,很多文物如果一不小心被破坏了,可能永远恢复不了,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裘建青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文物破坏最好不要发生,一旦发生了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那些住在文保单位附近的热心大妈大伯们参与到我们这样工作中来,她们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文物,对我们掌握信息、监控文物保护太重要了。”
据说“文物守望者”的报名通知发出的当天,来报名的电话就响了一整天,队员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家住哪里?”然后根据报名者的家庭住址,比对杭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清单,进行选择。“当时我们原则上选择不超过60岁的市民,考虑到文物保护监督工作需要经常去点上走动,虽然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最终没有入选文物守望者,但他们还是一样地在关心自己身边的文物,这样的参与很重要也最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