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拥有的发明专利。
老人的无奈
王来雨介绍,在专利申请成功后,就经常收到各种中介机构的来信,有些信写到:某跨国公司看好王来雨的发明,有合作意向,但是需要上交相应的评估材料以及一定的手续费。这样的来信看上去可信度很高,很能蛊惑人,包括王来雨在内的很多民间发明人都深受其害。
老人讲述了他上当受骗的三次经历:第一次接到北京某机构的来信,声称他的专利已通过该机构被某国外公司看中,让老人汇了3000元的手续费和8000元的评估费;第二次某老板说要面谈,途中说住酒店的钱不够,要老人汇了2000元,接着又驱车赶来的途中没汽油了,向老人“借”了1000的加油费;第三次是有企业说要和老人吃饭面谈,吃完后理所当然地要老人付了500元的酒菜钱。
民间发明家如何为发明寻找“婆家”?
据悉,由于资金、人力上的局限,民间发明专利在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有一定的困难,大型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中小型企业有投资热情却很难与发明人达成共识。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群众的发明热情很高涨,却在“找婆家”问题上遭遇了瓶颈。
实践队成员凭实际考察的经验告诉记者,民间发明人是散落在民间的瑰宝,虽然目前看来他们的发明还很粗糙,但他们却是一群很有创造力的群体。
是否有办法解决他们遇到的这一瓶颈问题,建立合适的平台,把这些潜在资源整合起来呢?如果政府、企业、民间三方联动,那么,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那一天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