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楼宇经济
关于楼宇经济,有个形象比喻:垂直印钞机。在杭州,已经有22幢“印钞机”创下了亿元税收的奇迹。
这些“印钞机”大多诞生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因为地域的限制,只能动脑筋向上发展。以前的停车场、工业厂房,甚至杂草众生的野地,全部利用起来再开发,楼也越造越高。”
于是,一幢楼尝到了“头口水”,后来者纷纷效仿,一发不可收拾。
庆春路上的中财发展大厦,占地2万平方米,聚集了一批证券、期货、银行、保险和中介服务企业,尽管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该楼却依旧纳税近10亿元,雄踞上城区亿元楼之首。
银泰百货武林店所在的“标力大厦”,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咖啡馆、银行、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等各类总部企业应有尽有。过去一年里,这幢大楼交纳的税收总额超过2.17亿元。
钱江路上的新城大厦,自开盘招商以来主打房地产和高科技产业两张牌,引进了杭州绿城海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短短一年多时间异军突起,纳税突破了亿元大关。
除了商务楼宇、商业楼宇,城市综合体、科研楼宇、用于出租出售的标准厂房、保护建筑等,都可以成为“印钞机”。比如滨江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这样的“新产品”——农居SOHO,在不变更农居性质和产权基础上,规划出一批农居,用于吸引文化创意人才,让以土地为依靠的农民,也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一批商务楼的崛起,也带动一个个商圈的形成。
庆春路与中河路交叉口的嘉德广场是杭州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的商务楼。现在这幢高90米的商务楼里,有全球12家知名金融机构入驻。当中不乏花旗银行等从金融危机中挺过来的老牌国际知名银行。以它为中心,向外扩展至庆春路、延安路区域,现已集聚杭州70%的银行总部和省市金融机构的分行。
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黄龙商圈、武林商圈、庆春商圈等商贸商务集聚区及庆春路、延安路金融服务集聚区。楼宇经济正在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
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杭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35个主要城市第5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2010年5月,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楼宇经济的专著《楼宇经济发展研究》出版,书中的案例正是基于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优势条件,提出了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企业的角色定位及对策措施,对各地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目前,世博会正在上海举行。杭州地处长三角地理前沿,占据商务成本低、人文环境好等优势,面临着无限商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杭州“两轴两核、六心十三区”总体布局的形成,且看这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宇,如何再续写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