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村
老底子的杭州西溪人,传颂着一首诗,诗曰:“蒋氏三公仁义信,厚德载物彪汗青。赭山一箭杭州定,从此西溪曰蒋村。”说的便是蒋村的由来。
北宋末年,一方豪族蒋家世居于西溪,家底殷实、乐善好施、力行好事。还传说当时蒋村受到土匪侵扰,“蒋相公”蒋崇仁,带领乡亲在赭山设伏杀退土匪,很受乡人尊敬。后来地方官为了表彰蒋崇仁的功德,就上报朝廷,将西溪命名为蒋村。此外,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三兄弟也被朝廷封孚顺侯,孚惠侯,孚佑侯,现在还有崇仁路、崇义路、崇信路三条路名。
高银巷
南宋时,灌肺岭有一个姓高的穷苦青年,捡到了一满袋白花花的银子,他心里一阵高兴,这一下穷光棍要变成财主了。可转念一想,失主要是找不到钱,也许会去寻死,弄不好还会连累他一家老小的性命。想到这里,他便守在袋儿边,等候失主。
原来失主是一位往来海外的大商人,回来找时这位高姓青年已经饿着肚子等了很长时间,令他很感动。大商人决定带他一起做生意。高姓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脱贫致富,在灌肺岭开了珠宝店。后来人们就把灌肺岭叫做“高银巷”了。
安乐桥、豆腐桥
靠近杭州火车站的东河上,并排有三座“豆腐桥”,不远处,还有一座“安乐桥”。这四座桥始建于南宋年间。
传说岳飞大破金兵时的功臣——“安乐王”王佐,在杭州造王府时,材料堆满河埠,河上没有桥,原来的一只摆渡船,又被运砖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没法过桥,生气地唱道:“安乐王,安乐王,为你安乐大家忙!”王佐得知此事非常惭愧,就吩咐工匠,先在河上造一座桥方便百姓过河,就是现在的“安乐桥”。百姓高兴地唱道:“安乐王,好心肠,造座大桥通四方。”
谁料秦桧心生妒忌,他说:“造一座桥也扬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阔,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斗富,看你强还是我强!”秦桧增捐加税,抓夫派工,硬是在三个月时间内,在边上造起了三座桥,并亲自命名叫做“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和“斗富三桥”。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不仅不走这三座桥,还把它们叫成“豆腐桥”,用来取笑秦桧。
惠民路
传说北宋元佑四年(1089),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他一到杭州,就遇到时疫流行,百姓痛苦不堪,还有商人趁机抬价卖药。
苏东坡看不下去,便在巾子巷开设“惠民药局”施舍药品“圣散子”给染上时疫的老百姓,还在高僧参寥的帮助下获得了富豪金百万的捐助。后来,苏东坡发现有不少病人远从江干或下城赶来,很不方便。所以又下令在众安桥和江干两处另租房子,设点施药,也叫惠民药局。
这样,杭城就有了三个惠民药局了,许多染上疫症的穷苦百姓,靠了苏东坡施舍的“圣散子”得以痊愈,前后,救活了好几千人。因为巾子巷的惠民药局最大,开设又最早,后来人们便把巾子巷改称惠民巷,以此作为对苏东坡造福于民的善举之纪念。
元宝街
传说清朝末年,杭州望江门一条小弄堂里的张裁缝为人忠厚老实,手艺高超,她的老婆又漂亮又贤惠,两口子过得很幸福。
不料当地一霸胡老爷,几次三番上门要挟,想要横刀夺爱。张夫人眼看要给一家带来杀身之祸,忍痛想了一计,一面让胡老爷把元宝从家门口铺到弄堂口来娶她,一面让张裁缝带上元宝远走他乡。
果然,胡家花轿来了,一步一只元宝,从弄堂口铺到张家门口。张裁缝随后拣起元宝,远走他乡。张夫人却根本不想过富贵生活,在嫁入胡家当晚就上吊自杀了。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小弄堂叫做“元宝街”。
景芳亭
传说有个叫景洪的书生,生计所迫沦为要饭的。从海宁沿土备塘走到太平门不到的地方,天下起了雨,而城门已关。而当时太平门外又很少有人家,景洪和不少同样无法进城的人只得在一间草舍屋檐下忍着风寒熬过了一夜。
这一夜的遭遇使得曾经受过儒家文化熏陶的景洪萌生了一个善念。他决定用乞讨之力,在那天过夜之处建一座凉亭,供路人遮风避雨。为避免土地纠纷,凉亭骑路而建,在凉亭北侧还用木板隔了三个间,以供过夜之用。后人取名“景芳亭”,寓意“景洪精神,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