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建起481个“农家书屋”送文化进村
今年萧山区将为481个“农家书屋”送去60万册书,平均每个农家书屋的平均藏书量将达1500册。到年底,可实现“一卡在手,借遍萧山”。
这几日,区图书馆、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忙着把图书整理、包扎好,为村、社区的“农家书屋”添砖加瓦。据了解,今年萧山区将为481个“农家书屋”送去60万册书,加上现有的图书,平均每个农家书屋的平均藏书量,将多达1500册。年底,“一卡在手,借遍萧山”将成为现实。“送文化进村”,受到广大农民兄弟的欢迎。
每本书经过18道“工序”
昨天上午8点,两辆满载书籍的车子,从新华书店书城开出。它们“兵分两路”,走街串巷,将用两天时间,为北干街道和义桥镇21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送去4万册图书。
北干街道施家桥社区的葛大伯看到那么多书送进“农家书屋”,很是高兴。“我等会马上告诉家里的孩子,让他们有空过来看!”据了解,新华书店这两天的“送书上门”,还是今年的第一轮。到9月中旬,新华书店预计将为7个镇街的120个村、社区,总共送去15余万册图书。
该送什么书?每个村、社区送多少?主要负责“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区图书馆,早在今年年初就派出工作组对全区图书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萧山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文化部“农家书屋”的推荐书单,图书馆最终精心挑选出了书单,并确定了每个村、社区的配送量。记者查看了书单,发现书目类别覆盖面很广,社科、文学、财经、政治、文艺、科技、育儿、养生……几乎你能想得到的类别,都能在书单上看到。
从一开始的精心选书,到最终的“送书上门”,每本最终送到“农家书屋”的图书,还经过了18道“工序”。在流水线上,工作人员除了检查书籍是否有质量问题之外,还要给书籍贴膜、贴书标、贴编码、加磁条,甚至还要打洞穿线进行加固。为什么要进行这18道“工序”?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说,考虑到“农家书屋”的借阅率可能较高,经过这些工序,图书会更加牢固、耐看。
“一卡在手,借遍萧山”年底实现
目前,全区411个行政村和70个转制社区,共481个社区要建农家书屋。而在2008年,萧山区已经开始实施公共图书服务连锁体系建设,镇为支馆,村为分馆。3年来,已经建设镇级支馆29家,村级分馆521家。为实现资源整合,今年,萧山区将图书馆分馆与农家书屋合并建设。
“农家书屋”工作,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今年年初,区财政落实了1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家书屋”建设,将采购图书60万册,加上村级分馆已有的20余万册,合计80余万册。到今年10月底,平均每个农家书屋将拥有1500册以上的图书。
除了积极配送图书,萧山区还将对481个村、社区的村级宣传文化员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并发放图书管理员上岗证,同时,制定借阅制度,确定开放时间。到今年年底,萧山人将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借遍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