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网原创>>支站新闻
江干新闻网:江干区构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

2012-05-11 08:40    杭州网

什么是现代化中心区?如何实现现代化?今年2月,江干区专门请来清华大学课题组,在与区课题组充分对接、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

为使该指标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前瞻性,5月6日下午,江干区召开了“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专家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参事、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董正华,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王有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姚先国等8位专家应邀到会,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研讨。

区四套班子领导盛阅春、滕勇、蔡建云、王敏、魏丹英、周志宏、陈步顺出席了会议。

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巫永平对“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作了详细介绍。该指标体系参考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43个中心城区的发展指标体系和数据,涵盖了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等五大类,列举了58个具体的客观指标,其中很大一部分指标充分体现了对民生民情的关注,如江干区人均GDP,预期从2011年的8.5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3万元;人均住房面积,预期从2011年的33平方米增长到2016年的45平方米以上;人均预期寿命,预期从2011年的80.3岁增长到2016年的81岁;优质教育覆盖率预期从2011年的81.29%上升至2016年的90%等。该指标体系既凸显了发展经济的目标,又反映了文化强区的要求;既体现国家、省、市对区的考核要求,又突出了具有江干区特色的工作开展;既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又反映了建立廉洁、高效、法治政府的决心,为江干区指明了一条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又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

与会专家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前瞻性、特色性、可比性等方面,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区委书记盛阅春认为,研究“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可以进一步理清“现代化”的理念,找准赶超的目标,明确江干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盛阅春指出,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课题研究是一项创新型的工作,它符合中央和省市的战略决策,是推进江干区今后五年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开展城区现代化研究的创新实践。无论是从上级的要求还是我区的发展来看,江干区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心城区,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就完善指标体系和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盛阅春强调,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做好深化的文章。要进一步推敲和斟酌各项指标,努力使指标设置更加科学性、目标设定更有可比性,整个指标体系更加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每项指标既要体现江干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又要增强与其他国内城区的可比性。二要做好转化的文章。要抓紧制定五年行动纲要,将打造现代化中心区各项指标落实到今后五年的行动计划之中,分解落实每一项具体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要加紧形成“江干现代化指数”,每年要定期做好对各个指标的科学监测,掌握发展进度,分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发挥指标的导向性。三要做好宣传的文章。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使全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富有。所以,指标体系的制订要加大群众参与力度,要征集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做到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实践性。

专家建言江干幸福蓝图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参事、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内容很全面,在部分指标上有新的提法,体现了创新性和前瞻性。制定指标体系最终目标是为了发展,从国际国内CBD发展规律来看,从建设成型到真正崛起至少需要5年时间。建议江干区抓住未来5年发展机遇期,立足现状、找准目标、找到差距,在现有框架下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在规划上给定速度,合理预期赶超时间,科学指导江干区在今后5-10年内赶超国内一流中心区。在产业发展上,建议重点打造创新基地、孵化基地、设计基地,以及新型金融平台和智慧城市平台这“三基两台”,利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契机,力争走到全国前列。

董正华(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江干区的发展指标体系目标很明确,就是“城市中心区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现代化就是城市依托工业、现代产业发展来带动农村发展,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江干区作为城市中心区的现代化建设,顺应中国发展潮流,也适合世界现代化的潮流,是大势所趋。江干“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指标体系中,软指标与硬指标相结合,具有很大亮点。通过把现代化目标分门别类,做成一定的数字化的指标体系是可行也是必然的。指标体系中提到了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生态等五个现代化,综合起来体现了人的现代化、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幸福指数。建议江干区在建设中心区过程中,注重城乡区域一体化统筹发展。

王有强(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的制定,意义重大既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也使江干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路径。

指标体系体现了前瞻性、全面性、合理性、针对性、操作性五个方面的特点。前瞻性体现在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落实“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全面性体现在该体系围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市提出的“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内容非常全面;合理性体现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有硬有软,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城区发展情况;针对性体现在指标体系是针对江干发展需要和江干发展特点来设计;操作性体现在指标体系对今后江干发展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姚先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不仅有横向比较,还充分体现了江干在整个杭州市、浙江省发展中所起的功能地位。现代化是一个多面体,浙江省在全面实现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江干区作为中心区,把现代化建设与浙江发展的整体定位联系起来,在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过程中,率先探索破解发展难题,为杭州市乃至全省起到了垂范、引领作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更好地体现江干追求的目标、理想,体现群众希望达到的效果和发展愿景。

朱李鸣(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江干区制定“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很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建议指标体系结合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划要求,进一步体现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现代化中心区的功能角度来说,一是突出金融中心功能,二是体现商务功能,三是体现创新功能。建议指标体系考虑中心区人口适度、人口规模、人员结构的问题,以人才强区来支撑中心区建设;在治理现代化方面,进一步体现社会组织的作用;建议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或是支出绩效方面的指标,以体现政府的透明、公开、廉洁和效能。

杨守卫(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社会发展处处长)

这个指标体系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和现实性,体现了现代化内涵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覆盖面比较广,内容全面、可操作性也比较高。指标体系完善方面,一是建议进一步体现“城市中心区”、“国内一流”、“现代化”三个核心概念,增加核心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维度,找到差距、合理赶超;二是建议要体现城市中心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体现辐射力、集聚力和影响力;三是建议增强可操作性、通用性和前瞻性,反映中心区产业高端、交通通畅、配套齐全、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特征。

何利松(中共杭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江干区提出的现代化中心区指标体系,对杭州市制订“三城三区”指标体系和工作目标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江干区正处于发展加速、建设规划和管理并重的阶段,加快向城市中心区迈进。指标体系设置体现了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建议设定人口素质、文化文明等方面指标。同时,在体现可操作性方面,可以建立年度测算、评估、运用制度,通过与其他中心区进行指标交流对比,形成年度报告,将定量的数据转化定性的目标和导向性要求,更好地指导现代化中心区建设。

汤海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从指标体系来看,有非常多的亮点,体现了基础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硬件指标与软件指标相结合,物质现代化指标与人的现代化指标相结合。建议以常住人口作为指标体系统计口径,确保相关指标的准确性、真实性。指标体系的建立还要处理好区与市、局部与全面的问题,指标的选取应贴近区情实际,使整个体系能反映全区发展的阶段性、先导性和引领性。

杜国忠(杭州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总统计师,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队长,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局长)

指标体系的设置在体现江干特色的同时,与杭州市党代会提出的“三城三区”建设等目标相结合,体现了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特色性。在指标体系的测评方面,建议可以用目标值法与进程法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评,更好、更全面地体现江干区的发展速度。建议对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进行调整、取舍和合并,部分指标的设置可以采取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来源:江干新闻网    作者:杨帆    编辑:王洁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奇境高黎贡
上海崇明公交车与 ...
和谐欢乐的生肖画
探访韩国丽水世博 ...
沙排世界宝贝热舞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原创新闻 支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