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网原创>>支站新闻
建德新闻网:腰鼓咚咚传快乐,踏遍城乡送健康

2012-03-30 09:06    杭州网

吴梅珍和她的腰鼓生涯

自小学成打腰鼓,多年修炼成高手

说起吴梅珍打腰鼓的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学得早、练得精、推得广。这还得从1951年吴梅珍在梅城第一小学读三年级时说起。

解放初期,腰鼓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吴梅珍所在的学校当时要成立腰鼓队,练习“南方腰鼓”。活泼好动的吴梅珍虽然还在读三年级,却主动报名,积极要求参加学校腰鼓队。在全校推荐出的60多名学生中,最后选出9人,四年级以下的学生留下来进入学校腰鼓队的只有吴梅珍一个人。

吴梅珍人小鼓大,打起来有些吃力,但她不怕吃苦不怕累,硬是坚持了下来。特别是暑假天热,腰鼓队队员们一起练习打腰鼓,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衣衫湿透,但大家仍然坚持练习。年纪最小的吴梅珍,更是学得认真、练得刻苦、悟得透彻,成为学校腰鼓队一名出色的队员。

从此之后,打腰鼓成了吴梅珍一生的爱好与追求。特别是退休之后,她把传授打腰鼓技术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且做出显著的成绩。

她在新安江镇第一幼儿园任教时,曾带出一支小朋友腰鼓队,参加公开表演后,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家长更是高兴。一些孩子见到小朋友腰鼓队的表演后,很羡慕,居然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妈,我要到打腰鼓的幼儿园去上学!”去年下半年,吴梅珍上街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小伙子,走到她面前时,恭恭敬敬地叫道:“吴老师,您好!”吴梅珍怎么也想不起面前这位帅小伙是谁,那位小伙子说:“吴老师,当年我在新安江第一幼儿园上学的时候,您教过我打腰鼓呢。”“哦!——”吴梅珍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为了更好地展示腰鼓的风采和魅力,吴梅珍并不满足已学到动作套路,在传承腰鼓原有技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打腰鼓的经验和表演体会,加上到杭州等地参观学习来的动作,创新编排出新的表演套路,并针对队伍人数不同的情况,编排出不同的队形,观赏性更强。吴梅珍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技术娴熟,成为建德打腰鼓的高手和组织者。

独乐乐变成众乐乐,带出弟子700多

建德市城乡中老年妇女参与打腰鼓十分普及,这当中有吴梅珍的重要功劳。许多腰鼓爱好者说起吴梅珍,都会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说:“吴老师,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吴梅珍从教多年,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她1989年6月加入民进建德市委员会后,更加想为社会多作贡献。她常想,那些有专长的医生、书画家、农科专家等经常下乡为社会服务,自己作为一名民进会员,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发了她。那是1996年春天的一个清晨,吴梅珍一个人在美丽的新安江畔,面对着青山绿水自得其乐地敲打着腰鼓的时候,她那优美的动作和有节奏的韵律吸引了其他的晨练者驻足欣赏。当她停下休息时,一位中年妇女走过对她说:“吴老师,您腰鼓打得这么好,教教我们大家吧。”吴梅珍一听,对呀!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吴梅珍当即答应在场想学腰鼓的中老年妇女,并与她们约好时间,开始传授打腰鼓的技能,第一次接收的“弟子”就有30多人。从此,吴梅珍一发而不可收,从学校到社区、从机关到厂矿、从城市到农村,一个个、一批批地不断接收新“弟子”,不断地扩大打腰鼓的队伍。

1999年,吴梅珍在老伴的建议下,带领队员志愿加入到建德市老年体协的鼓乐队,成了执教腰鼓队的一名教练。刚开始,吴梅珍在新安江城区教,新收的学员都安排在空气新鲜的江滨公园、月坪公园、文化广场等地练习。后来,随着农村健身热潮的掀起,吴梅珍便开始奔波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到寿昌、新安江、下涯等十五个乡镇(街道)义务传授腰鼓技能。前后有700多人跟吴梅珍学会了打腰鼓,先后建立了26支腰鼓队。吴梅珍还到寿昌镇和三都镇教军鼓,并成立了两支军鼓队。每到一个地方,吴梅珍就坚持教会教好,组织起队伍。每当看到新学员一个个、一批批学会了打腰鼓,吴梅珍笑得比吃了蜜还甜。

乡下妇女情况不同,忙闲不一,有些妇女要承担比较多的家务和农活,都是忙里偷闲来学打腰鼓的。

下涯有一位妇女家里经营着十多亩草莓基地,但听说吴梅珍来教打腰鼓技能了,就积极报名参加,上午快手快脚把活干完,下午带着小孩来学习,有一次由于匆忙,连脚背上的泥巴都没洗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三都有一位妇女学了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想打退堂鼓,就对吴梅珍说:“吴老师,我太笨了,学不起来的。”吴梅珍已经发现这位妇女自己手工做鞋子很漂亮,就马上对她说:“你做鞋子都那么心灵手巧,鞋子做得那么好,打腰鼓肯定能够学好的。”

莲花的一位老年妇女觉得自己年纪偏大,开始没报名。后来,她在旁边看大家练习打腰鼓,心里也痒痒起来,就对吴梅珍说:“吴老师,我也想学,收不收我?”吴梅珍马上就把她安排到腰鼓队里一起练习。

吴梅珍能够在全市城乡各地广泛传授打腰鼓技艺,与她的丈夫余丰才先生的鼎力支持分不开。在她到乡下教腰鼓期间,每下去一次,时间短的两三天,时间长的连续教一个礼拜,丈夫余丰才主动承担起家里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让吴梅珍安心在乡下教腰鼓。当吴梅珍在教练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曲折时,丈夫总撑她腰,鼓励她不要泄气。吴老师到乡下教腰鼓,不收一分钱报酬,为了节省当地的开支,有时吃住都在学员的家里。

有的地方偏远,交通很不方便,比如,到三都马宅村教的时候,每次去单趟就要转五次车,但吴梅珍不辞辛苦,坚持去教,令当地队员十分感动。有一次,吴梅珍独自到车站乘车准备去乡下教打腰鼓时,扭伤了脚,仍然坚持着去。到了现场,忍着疼痛教了下来。

在吴梅珍教过的学员中,年龄最小的是30来年,最大的85岁。这些中老年妇女在学打腰鼓的过程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身体健康起来了,家庭和睦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对吴梅珍多年坚持义教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吴梅珍教大家打腰鼓“是发送给大家一个用不完的健康钱包”。

参与活动造氛围,培养骨干传帮带

建德市老年体协每年要组织一次腰鼓比赛,来参加比赛的队员大多数是吴梅珍教出来的“弟子”,吴梅珍作为比赛现场的裁判长,仿佛部队首长在检阅自己一手带出来正规部队,比谁都开心。

吴梅珍多次被建德市老年体协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戴。2011年6月25日,一位叫“小英”的网友在“我爱舞团”网站上这样留言:“吴梅珍老师您好吗?又看见您战斗在腰鼓队伍第一线,我真为您高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现在又在老年体协,您为我们建德的文体活动做出了最要的贡献,看见您我都热泪盈眶,衷心祝愿吴老师永远年轻,健康长寿!”

毕竟岁月不饶人,近几年,吴梅珍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应该培养年轻体壮的同志来承担传授打腰鼓这门技艺。因此,从2010年开始,吴梅珍每去一个乡镇、村传授腰鼓技能时,都要带上一两名城里的打得比较好的骨干作为帮手,一起前往教练。目前,已有一支技艺好又热心的骨干队伍,配合着吴梅珍到各地传授打腰鼓。

打腰鼓,是一种欢快的活动,能激发出一种健康快乐的情绪。腰鼓的那种“咚吧咚吧咚咚吧……”的节奏,不就是叫人赶快“动吧动吧动动吧”的召唤吗……”


来源:建德新闻网    作者:汪国云    编辑:王洁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安康梯田春如画
清明祭英烈
三月杭城街拍
神秘“水中怪兽”
第六届娱乐大典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原创新闻 支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