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双西生态景观和文化保护该怎么做?专家为二者“把脉问诊”
发布时间:2020-11-17 10:22:20 Tue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11月16日上午,杭州市委改革办、市民意直通车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会,邀请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各部门与生态景观保护、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为“双西”景区规划未来。

双西一体化的未来在哪?

一体化保护,差异化发展

在座谈会上,专家们为“双西一体化”的未来点明了方向。双西一体化是一体化的保护、多样化的呈现、差异化的发展。

杭报集团新研所调研员姜青青认为,双西一体化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在标准设置、平台设计、传播设计上做到一体化。

“双西一体化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新华社驻浙江分设轮值总编方益波提到,西湖是中国园林文化和哲学思考的体现,西溪湿地是中国传统的渔耕文化、加上湿地生态的体现,这二者加在一起双西合并,构成了杭州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特质,总体上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陈天力说:“西湖定位是历史文化高峰,要做优做强。西溪是定位自然生态之美,内在是最重要的。”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眼光要留有今后发展的空间。”杭州市市志办专家王苗解释,西溪湿地是整个杭州城市西部湿地其中一块,面上还有和睦湿地、五常湿地,西湖是六条城市生态带的其中之一,应该从总体上考虑。

双西生态保护怎么做?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

“现在西湖水那么干净,游客可以一眼看到湖底大量的水生植物,却不知道有个水下森林的概念。”姜青青建议,可以加强西湖水下森林的建设,做好传播设计,为公众上好生态课,而西湖的经验同样可以被西溪湿地所借鉴。

“有些物种的繁殖期对声音很敏感,因为它是靠声音找对象的,因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某个区域到了特定的季节就要控制那里面商家的噪音量。类似的生态保护区也应在西湖景区出现。”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院长陈苍松说。

中国林科院专家吴明为西溪湿地生态保护提出了三点要求:科学编制西溪湿地的生态修复的专项规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提升科研建设的水平;让公众了解湿地,认识湿地。

“生物入侵和人工放生等问题以及引水工程中的盐分含量都会对西湖西溪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陈苍松呼吁,要重视生态保护区的功能和作用,适当关注水质变化,继续坚持科学监测和保护双西生物多样性。

双西文化保护路在何方?

突出文化的融合与差异,做好文化一体化

文化是根植于生态、自然而产生的,但是反过来文化也定义生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双西文化保护路在何方?专家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西溪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西溪文化研究会会长单金发说。

方益波提出了“为公众上好文学艺术课”的观点。“文学艺术这个课西溪比西湖要难,因为西湖的诗词歌赋、文化禀性特别强,而且路人皆知,而西溪相对来说需要多做这方面的工作。”方益波希望西溪湿地能借助苏东坡、秦官、姜白石、施耐庵等等历史名人,营销推广西溪湿地的文化内涵。“营销也是影响力,传播也是影响力,这方面应该有更多创新的手段。”

“双西一体化是一个功能融合的过程。”陈天力说,西湖和西溪湿地必须有生态功能、旅游的功能,是带动杭州绿色基础设施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专家们总结道,无论是水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还是文化的一体化,西湖西溪的故事归根到底是杭州的故事,如何用好双西这张“杭州名片”讲好“杭州故事”,用双西一体化发展推动杭州发展,是今后需要思考和注意的大事。

作者:记者 钟一菲  编辑:徐洁
11月16日上午,杭州市委改革办、市民意直通车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会,邀请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各部门与生态景观保护、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为“双西”景区规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