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淳安妇女刘容的创业之路:从离乡背井,到叱咤风云
发布时间:2017-08-05 10:27:19 Sat  来源:杭州网

在杭州淳安县,来料加工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刘容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全国编织协会会员、淳安县来料加工协会副理事长、浪川乡来料加工龙头经纪人、连续10年获得淳安县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称号、2016年淳安县十佳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

从一名离乡背井的打工者,到叱咤风云的来料加工经纪人。这条路,她已经走了12年。初次创业,才几个月就失败了。

刘容是淳安县浪川乡全朴村人,擅长编织,早年在深圳一家人造花厂做设计员。在深圳,刘容与唐建军相识、相爱,组建了家庭。尽管工资待遇比较丰厚,但他们觉得,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共同扶持,终究是心中遗憾。

最终,他们选择辞职,返乡创业。

回到杭州后,夫妻俩开了一家手工艺品店。但是杭州的店租和人工都贵,他们经验不足,没开几个月就出现亏损,只好停业。

创业碰壁后,刘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善交际,没门路,没资金…… 碰壁后,总结经验办起了来料加工点

夫妻俩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刘容有较强手工编织自主设计和打样能力,家乡有大量的闲散劳动力,而她和丈夫当时所在的杭州转塘,已经是来料加工业比较成熟的地区。

她观察到了这一行业的运作模式:门槛低、要求低、方式灵活,很值得尝试。

说干就干,2005年,刘容回家办起了手工编织加工点。

恰逢这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开始兴起。不知要去哪儿找客户,她就抱起电脑碰碰运气。刚开始,她并不知道怎样在网上接单,只有每天对着电脑,看别人的产品做得如何,怎么联系客户。第一笔业务:1000多条手链

2005年5月,一个广州客户在网上联系她,要做1000多条编织手链。这是夫妻俩在互联网上接到的第一笔业务。

他们小心翼翼采购材料,做出样品,经客人确认后,又赶回老家找人把它做出来交货。第一笔货款到帐的时候,他们激动得不得了。

“原来,不需要门路,不需擅长交际,只要你有能力做出客户需要的东西,从未见面的陌生人也可以做成生意。”

从此,夫妻俩每天在电脑上上学习互联网电商课程,还经常看马云同一些网友的互动视频。他们用自己能找到的材料,编织成产品,再拍成图片发布到网上。

就这样,2005年,他们通过阿里巴巴,在网上接到5、6个订单,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

从此,刘容开始探索“设计+生产+销售”的模式。 很多客户一般是看到刘容发布在网上的产品图片,然后同他们联系。客户中不乏一些大公司。2014年,她曾为一家大型服装外贸公司做过10万多件衣领。

天降大订单,妇联和各级乡镇妇联伸出了援手

2008年,随着千汾线的开通,交通慢慢通畅,物流便利起来。可是,外出打工者也越来越多,家乡的加工人员越来越难找。

2016年10月,刘容接到一笔衣领配饰订单,加工数量近20万件,加工费用达60多万元。

这个订单对她来说是庞然大物了。即便她和涨幅全力以赴,原有的加工人员的力量也远远不够。

在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淳安县妇联和各级乡镇妇联伸出了援手,为他们发布信息,对接加工点,解决了夫妻俩的燃眉之急。

参与加工的姐妹们不畏严寒、日夜赶工,订单终于如期完成。这个订单,历时4个多月,影响到全县18个乡镇,加工人员达400多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编织产品,认识到了网络接单的可行性。

小村庄里的大梦想

如今,刘容开办手工编织加工点已经整整12年,发放年加工费百余万元。

她的手工编织产品有壁挂、项链、手机链、钥匙扣、手拎包、抱枕等,有的已作为旅游产品入驻姜家文渊狮城,南唐作坊也已开张营业。

销售渠道不仅有线下实体店,还有线上淘宝店、微店并驾齐驱。

接下来,刘容还要注册自己的商标,挖掘手工编织的潜力,设计衍生产品,再通过各种展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她的产品。

作者:记者 余琼雅  编辑: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