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何喜平:用半生积蓄开办残疾人托养院 为残疾老人撑起一片天
发布时间:2017-06-07 09:32:34 Wed  来源:杭州网

    

何喜平拿出半辈子用血汗换来的几十万元积蓄,开办了全县首家民办残疾人托养院――文昌镇栅源托养院,担负起照顾残疾人的重任。

 
何喜平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残疾老人,做了许多亲生子女都难以做到的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今日,全国老龄委公布了新一批“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名单”,其中杭州市淳安县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赫然在册。

    何喜平是文昌镇栅源村高垄自然村人,今年53岁,年轻时通过外出打工,积累了一些资金,2000年回家创业,先后创办过生猪饲养厂、小茶厂等小企业,搛到了一些钱,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2006年,因一场意外事故,左手四指被截断,手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成了残疾人。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何喜平对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特别是对那些身患重病,经济困难,无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老人的境遇,更是充满同情。

    为了让他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安度晚年,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 2009年,他拿出半辈子用血汗换来的几十万元积蓄,开办了全县首家民办残疾人托养院――文昌镇栅源托养院,担负起照顾本村9名残疾人的重任。他的事迹不断感动着身边的人,2015年本人获得第二届“最美杭州人提名奖”。

    创办托养院

    本来何喜平家的生活条件,在村里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手受了点伤,但还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又有些积蓄,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为了创建托养院,倾尽家中所有,还常常入不敷出,既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种种困难,还要承受个别村民的不理解的压力,听些不中听的冷嘲热讽,但他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他常说:“我自己是残疾人,最知道残疾老人的苦,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他们搭个‘家’”。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感动了许多村民,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011年,在淳安县民政局、县残联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里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托养院,内设标准宿舍40间及工疗站、医疗室、康复室、食堂等基础设施,招聘8名专职护理员,2名炊事员和2个兼职医师,当年接纳残疾老人30余名。’

    关爱残疾老人二三事

    随着托养院残疾老人的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每人都要负责五个以上残疾人的饮食起居,工作不但繁杂,而且常常需要延长工时,额外作出许多无私奉献。作为院长的何喜平更是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时刻都把残疾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关注着每位残疾老人吃喝拉撒睡,特别是在护理那些重度残疾老人时,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当初院里接收的一位姓占的高位截瘫残疾老人,刚入院时,臀部褥疮已经烂出了两个大洞,又脏又臭,病情十分严重,护理员都畏难地不愿给他换洗。何喜平见状二话没说,卷起袖子,亲自担起老人的护理工作,坚持每天给他换洗换药,哪怕外出开会、办事,也要当晚赶回院里为老人护理,他这一坚持就是整整5年。老人的褥疮在精心护理下得到了改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2016年“五一”节期间,托养院收进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老人,这位残疾老人因家境贫困,截肢十几年,由于护理不善,伤口严重溃烂,天天流脓不止,臭气熏天。在自己家里时,家人为他清理一次,都要呕吐一次,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了,就把他送进了栅源托养院。院里的护工们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论天气冷暖,天天坚持为他清洗伤口,使这位残疾老人的病情很快好转,也让他的家人感动不已。

    有一位患帕金森病多年的老人,叫何望硕,进院时除头部外,全身都不能动,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解决,一家人都快被他拖垮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打算把他送去福利院,但院方一听老人的身体状况,都婉言谢绝了。最后,在亲戚的介绍下,把他送进了栅源托养院。院里对护理这位重症残疾老人十分重视,立即决定让护工在他的房间里专门加一张床,每天24小时贴身监护,经过一个月精心护理,老人的身体大有好转,不仅可以自己坐轮椅,还能自理饮食,甚至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老人的女儿、女婿来看望他,见他一次比一次好,感动得不行,总是拉着护工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何喜平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残疾老人,做了许多亲生子女都难以做到的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助残的传统美德,受到了远近群众的颂扬,先后荣获“最美杭州人”提名奖、杭州市首届“最美残疾人志愿者”、“淳安十佳孝星”等光荣称号。

 

作者:记者 余琼雅  编辑: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