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兰(左二)一家
戒坛寺巷有一位老人,从2004年开始,每天都会带着老年卡,提着小购物车,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乘坐56路公交车来往家与浙二医院之间,风雨无阻。时间一长,连原本素不相识的56路公交车司机,只要远远看到她,都会缓缓地将停到近可能离她近一些的地方听下,方便她上车。可是从去年6月开始,这一坚持十年的习惯被打破了。
她叫李金兰,去年六月,坚持照顾了十年的丈夫——社区伤残军人刘洪荣离开了人世。虽然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每当提起往事,李阿姨的眼中还是会泛起泪花。
李阿姨,1933年出生,虽已是耄耋之前,但是满脸慈祥的她总能让人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谈起的她的家庭,足够自豪但也坎坷曲折。李阿姨是浙二医院离休干部,她的大儿子因战牺牲,小儿子是转业军人,现在市民防局工作。丈夫刘洪荣是伤残军人,2004年因病(因患中风)成了植物人,无知觉意识,瘫痪在床,长期住浙二医院,生活无法自理。
丈夫瘫痪后,7旬的李金兰重拾起了离休前的专业,做起了丈夫专职护士。十年来,她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 买菜做饭、送饭、照顾丈夫,帮他做理疗,这都是一天两次必做的事情。虽然照顾像丈夫刘洪荣这样没有丝毫活动能力的病人,是一件十分繁重和琐碎的事情,但她还是非常有信心。 在浙二医院、丈夫刘洪荣的病床前,她除了每天通过胃导管给丈夫喂稀饭、药液,还每隔一段时间要给丈夫翻个身。她说,这样是为了给他换个舒服的睡姿,也减少患褥疮的可能。另外,在给丈夫翻身的同时,李金兰还在他的腋窝、膝盖弯处等地方隔上毛巾。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出现问题,没弄干净很容易发炎腐烂。除此之外,李金兰早晚都要给丈夫理疗、清洁。 她说:“我以前学的就是这个,所以知道只有这样,效果会最好。刘叔叔也一定喜欢有我的照顾。”
每天在为丈夫做完理疗之后,李阿姨都会坐在丈夫的身边,看着他安静地躺在病房里,在难得的闲睱里,回忆着年轻时与丈夫的点点滴滴,好多的光阴就在这样的温暖的回忆中悄悄然溜走。有时候,她还会去摸摸丈夫脑袋上的伤疤,跟他讲讲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回想起10年前,丈夫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紧急送往医院。从此之后,丈夫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如同植物人一样,在这张病床上一躺就是10个年头。整整10年的陪伴,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现在,李金兰在等待的,只希望有朝一日,奇迹能够出现——丈夫能够从植物人的状态中醒来,看自己一眼。
随着年龄地增长,李金兰的儿女们都怕她累着,就专门请了医院的护理人员来照顾刘洪荣。10年来,护理人员换了一个又一个,而每天就只有李金兰一直坚守在丈夫身边,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病房里的一位护士感叹到,刘洪荣的病床总是被打理得干干净净,根本不像一个久卧病床的病人。
前年,李金兰因为心脏病就住过几次医院,儿女更担心她的身体了,都劝她要好好保重自己身体。也有认识的人劝她,说护理人员可以照顾好刘洪荣的,可她有自己的坚持:“我是他的另一半,我就是他的依靠,有责任照顾好他啊。”在她眼中,别人再怎么细心照看,总不如作为一名妻子照看来得贴心、细致。
许是实在不忍老伴太辛苦,去年六月刘洪荣安详的离开了人世。李金兰十年精心照顾丈夫的事迹在社区里传为佳话。刘叔叔走后,担心李阿姨太过伤心,社区经常组织团员志愿者去李金兰家慰问,帮她干干家务,陪她聊聊天。她每次都会向年轻的志愿者讲述丈夫刘洪荣的故事、大儿子的故事……每一个英雄的故事背后都有她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而她却绝口不提自己在部队里曾经获得过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以及现在坚持每天坐公交车去照顾丈夫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