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心脏上上做手术,需要一双怎样灵巧的双手?
与浙大一院倪一鸣教授握手过的人有这样的感受:这一双大手温暖,柔软,是一双值得信任的手。
倪一鸣说:“在心脏上做手术,我的双手就是病人生命的依赖!”
在行业中,心脏外科手术被称为“最具挑战”的手术,今天为大家来解密,为什么?
1、领袖气质
心脏外科手术恐怕是需要团队协作最多的手术了。比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主刀和两名助手是外科医生的团队,麻醉、体外循环、经食道超声三个组成麻醉医生的团队,还有一两名专门的护士的团队,甚至有些还需要与内科医生使用导管共同完成。整个手术除了操作,还要主刀镇定自若的指挥全场。
2、惊心动魄
“开心”手术没有回头路,风险高,“死亡”是分分钟的事情。“开心”手术,全身血液都在体外循环了,心脏也已经停跳,你要怎么收场呢?只有做好!
3、淘汰率高
心脏手术是最年轻的外科学,直到20世纪,才突破了手术禁区。心脏手术发展很快,不停的有最新的技术应用到这个领域,所以,对医生知识的淘汰率也很高,如果你不是一个领跑者,就可能被甩掉。
心脏外科手术光鲜外表下还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向医院冲刺。连续工作,再累也得坚持。有时候值班24小时,接着开刀十几个小时,中间不停歇那是家常便饭。
倪一鸣主任从事心胸外科工作30余年,每年主刀完成各类心脏大血管及普胸手术上千例,其手术数量、复杂性及手术成功率均居全省首位,在省内也是最早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术、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及主动脉夹层的杂交手术等复杂高难度手术,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独创的大出血时变堵为疏的止血方法,为多家大医院采用,成功救活了多名曾被认为一定会死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今年更是被由业内人士主导的医学界杂志微信公众号评为心脏瓣膜手术领域的全国十大名医之一。
浙一医院不仅有在手术台上操作着“最具挑战”心脏手术的倪一鸣医生,还有“须眉不让巾帼”的“暖男”医生,把病人的健康当做自己“最大快乐”的贴心护士......
张晓健——在“女儿国”的护理行业诠释“须眉不让巾帼”
男,浙大一院外科监护室护士,医院团委副书记。
他不同于其他的护士,他是一名男性护士。他从2004年大学毕业就踏上了护理工作的岗位,怀着对护理工作无比热爱的情怀,倾注全力地投入到临床一线,为医院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力气大,能给病人安全感就是男护士的最大优势。其次,男护士遇事沉着,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科室里护送病人回家的重活,每次都由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他一直秉着“做事要对得起病人,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是有这样的信念,才有这样的动力,对自己严格要求。
工作十余年来,从未有过病人投诉,因为常常保持着微笑,他一直很受病人和护士姐妹的欢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们就亲切地叫他:“哥!”
“浙大好医护”陈霞——病人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陈霞,浙大一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但陈霞自2000年工作以来,坚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天职。
她是无私的,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义务协助同事处理造口和压疮问题。一次有位尾骶部四期压疮的病人,伤口溃烂,恶臭得家属都不愿靠近,她坚持帮病人换药,细致地清疮,认真地包扎,每次换药都至少半小时,换完药连腰都直不起来,病人转科她还持续跟进到病房直到病人痊愈出院,深深感动了患者、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
在特殊时期里,如“非典”、“汶川地震”、“禽流感”期间,她也一直活跃在最需要的地方。
陈霞,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在2010年10月第五届浙江省卫生系统青年医学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一等奖,并被评为2009-2010年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在2012年浙江省卫生系统护理技能大赛(重症监护护理)中获得第二名,并被评为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又经过层层选拔,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十多年来,她对工作的热情始终如一。她常说:“病人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杨云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杨云梅,老年病科主任,干部病房主任。
“病人大老远来医院看病不容易,一定要把他们服务好,我们多做一点就能减轻他们很多痛苦和麻烦”,从医三十多年,这是杨云梅主任常说的一句话。
中午一点还没吃中饭、晚上七八点才下班、半夜赶到医院抢救病人、双休日还在病房里忙碌......这是她一贯的工作状态。
从决定关键的治疗方案到给病人更换导尿管,事无巨细她都会亲自去做。多年来她孜孜不倦的这么做着,因为她始终认为:做医生就要有奉献精神。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是杨云梅医师的人格表现;从医三十多年,她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学习,为病人、为医院、为社会奉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她无愧于优秀医师的称号,她是年轻医师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