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锋“生生学堂”的学生们正在诵读
“会读”则有更多的精神层面的交流。
国学没有“魔力” 只有活人才能救活人
高中学理科,本科学机械制造,研究生学企业管理,现在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以来,杨海锋所接触的,似乎都是过于“理性”的教育。“直到爱上中国文化,我才触及到贴在生命最深处的感动。”杨海锋说。
从最初在课堂上“穿插”些小故事,到创建“生生学堂”,再到现在的晨读和会读(国学经典讨论会),杨海锋和大学生一起品读经典,带领小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现在,更多的社会上的家长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国学经典中的文字并没有“魔力”,不能说读了国学,就一定能变好人,不读国学就一定变成坏人。杨海锋坦言,国学热至今还是有些“虚”热,“一个推崇国学的人,如果不能将其中的道理落实到自己生命中,再多经典也只是空谈。”
“只有活人才可以救活人,不能指望书本上那些死去的人来拯救你。”杨海锋说,国学应该是从人心中长出来的,只有只有人心觉悟、人心复活,国学才能复活,国学只能在鲜活的生命土壤中才能生长。
杨海锋建立了一个QQ群,从大家探讨的内容中,他欣喜地看到了改变。“在这里,没有人谈房子车子票子,人们更注重精神价值的追求,有孩子的教育、有道德的弘扬、有文明行为的提倡。”杨海锋说,其实这些追求,都是人心本来就有的,只是在目前普遍的环境下透不出来。“我们需要的,就是切切实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倡导、营造一定的小气候,然后以小气候去影响大气候。”
无论是生生学堂,还是晨读、会读,抑或是与学校、社区的交流,杨老师都是希望能构建一种纯粹、真诚的人伦关系。“当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被打通,人心最内在的东西才会出来,这是一种氛围的影响。”
国学应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不是锦上添花
“国学不能仅仅当作一种知识,关键在形成新的精神风貌,培育新的社会生活。”在采访中,杨海锋不只一次提到,国学虽能给予人们精神给养,但践行则更为重要。
杨海锋说,国学和民间的互动已经开始,要给这个萌芽的“小树苗”创造好的环境,学校和社区是最好的灌溉区。
“每次讲座,孩子和老人是听得最认真的,而很多大人,眼神中透露着漠然。”杨海锋认为,国学应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锦上添花。
“精神价值的培养、文化根基的奠定,要从小打基础。”杨海锋一贯主张,在学校对国学的教学中,不必对释义有太多苛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记诵入脑,以后自会入心。
但杨海锋也指出,这些经典是为孩子的将来读的,不只是为一时之需要。杨海峰说,要给孩子足够的人生储备,也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对经典的理解运用留给孩子自己去完成。这需要做家长、做老师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