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援建金子山乡指挥部高级工程师:马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来青川援建已有二个半月。农房建设"661工程"、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三年援建重点项目申报、产业谋划…每周的工作排得紧紧的,还经常加班加点,但我却感到忙得非常有意义,精神和生活也极为充实。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入川以后你的工作动力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因为我的肩上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记得在杭州市援川干部赴川动员大会上,杭州市援建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李包相曾对我们提出要求: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牢记并完成好光荣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临安市委书记邵毅也对我们多次强调:要与灾区人民一起,感同身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入川后,通过二个多月的实际工作实践,通过平时与当地干部和群众的零距离接触,我对领导们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对援建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再次升华,肩上的担子感到更重,全心全意、持之以恒做好三年援建工作的决心也更为坚定。
在学校和卫生院调研时,看到几十个小学生挤在集体宿舍里住宿,四、五个老师在一间小板房里办公,卫生院里简陋的医疗设施和拥挤的就医病人时,我感到了加快项目建设、促使学校和卫生院早日落成的迫切性;当我在农房重建指导时,了解到有些农户虽有政府的补助,但因家庭底子簿,灾后永久性住房造到一层无力继续再建时,我的心里涌出一股难受…
我们对口援建的金子山乡,几乎没有工业经济,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乡财政和村集体经济也很薄弱。2007年,全乡财政收入仅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2500元左右,迫于生计,农民们纷纷外出打工。据统计,2007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达700多人,占了全乡总人口较大的比例。
有一次,我随乡里干部到大磉村调研产业经济发展,一听乡干部介绍我是对口援建指挥部技术干部后,马上有七、八个农民围了上来,问我现在该种什么才能赚钱。我思索了几秒后回答说:要因地制宜,并要看市场情况。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对种植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同时鼓励他们学好科技,用好科技。
作为援建指挥部的一名技术干部,除其它工作外,我主要负责产业块恢复重建和发展。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抓好产业项目,尽快地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虽然对口援建工作目前还刚刚起步,还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有上级援建指挥部的帮助,有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有当地群众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高昂热情,有后方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有我们指挥部同志们的合力拼搏,通过三年援建,金子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